夫妻之间的存款在离婚时,其分割方式主要取决于双方的约定以及法律的相关规定:
1.如果双方有合法婚姻财产约定,那么应按照约定进行分割。
2.若双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那么一方的特有财产将归本人所有,而夫妻共同财产则一般应当均等分割。
3.当然,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不均等分割,例如考虑到夫妻双方的实际情况、子女的抚养需要等因素。如果有争议,人民法院将依法进行判决。
4.《民法典》还明确规定,离婚时一方隐藏、转移、变卖、毁损夫妻共同财产或伪造债务企图侵占另一方财产的,对这样的行为方,可以少分或不分夫妻共同财产。
找法网提醒,夫妻财产分割在离婚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环节,其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男女平等原则。这意味着在离婚财产分割上,夫妻双方都有平等地分割共同财产的权利,以及平等地承担共同债务的义务。
2.照顾子女和女方利益原则。在分割财产时,应适当照顾子女和女方的利益,确保他们的生活不受影响。
3.有利生活,方便生活原则。分割财产时应考虑双方的实际生活需要,确保分割后的财产能够方便双方的生活。
4.权利不得滥用原则。离婚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时,不得把属于国家、集体和他人所有的财产当作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也不得借分割夫妻共同财产的名义损害他人合法利益。
5.给予补偿原则。如果一方在婚姻期间为家庭付出较多,如照顾子女、赡养老人等,那么在离婚时,另一方应给予适当的补偿。
6.照顾无过错方的原则。如果离婚是由于一方的过错导致的,那么在分割财产时,应适当照顾无过错方的利益。
夫妻共同财产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工资、奖金。这是夫妻双方在婚姻期间通过劳动所获得的收入,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2.生产、经营的收益。如果夫妻双方共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那么由此产生的收益也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3.知识产权的收益。夫妻一方在婚姻期间取得的知识产权,其收益同样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4.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除非遗嘱或赠与合同中明确指定只归一方所有,否则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也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5.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这包括但不限于夫妻双方在婚姻期间共同取得的债权、共同购买的财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