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咬人报警有可能立案,主要取决于事件的性质和具体情况,具体规定如下:
1.狗咬人事件属于民事侵权范畴,不属于刑事案件,因此警方通常不会对此类事件进行刑事立案。
2.如果狗咬人事件造成了严重后果,如重伤或死亡,或者涉及到其他违法犯罪行为,如故意放狗咬人、遗弃烈性犬等,警方可能会依法进行立案调查。
3.在狗咬人事件中,如果受害者报警,警方会进行初步调查,了解事件经过、受害人伤情以及狗的情况等信息。
4.如果警方认为需要,可能会要求受害人进行伤情鉴定,或者对狗进行检验、检疫等措施,在此基础上,警方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实际情况,作出是否立案的决定。
当狗咬人事件发生后,受害人应立即报警,并尽可能提供详细的事件经过、受害人伤情以及狗的情况等信息。警方接到报警后,会迅速出警到现场进行处理,处理流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警方会对现场进行勘查,了解事件发生的具体情况,会对受害人进行询问,并制作询问笔录。
2.警方还会对狗进行控制和检验,以确保现场安全,并收集相关证据。
3.警方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实际情况,对事件进行调解、处理或立案调查。
4.如果狗咬人事件属于民事侵权范畴,警方会依法进行调解,协助双方达成赔偿协议,如果调解不成或当事人拒绝调解,受害人可以依法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解决纠纷。
狗咬人报警的法律依据主要来自于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
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四十五条的规定:
(1)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2)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可以不承担或者减轻责任。
这一规定明确了饲养动物致害责任的归责原则,即无过错责任原则,只要饲养的动物造成了他人损害,无论饲养人或管理人是否存在过错,都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2.《民法典》还规定了违反管理规定未对动物采取安全措施致害责任和因第三人的过错致使动物致害责任等情形下的责任承担方式。
找法网提醒你,这些规定为狗咬人事件的法律处理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