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没有签字的协议一般无效,具体规定如下:
1.如果只有一方当事人在协议上签字或者盖章,但这一方已经履行了协议的主要义务并且为对方所接受,那么该协议是成立的,而不论接受方是否履行了其应负的义务。
2.如果只有一方签字或盖章,且该方虽然履行了主要义务但并未被对方接受,那么该协议则不成立。
3.如果双方当事人都未在协议上签字或者盖章,但是其中一方已经履行了其主要义务且为对方所接受,那么该协议同样成立。
4.如果双方均未签字盖章且都未履行主要义务,那么该协议则不成立。
5.《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也明确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
因此,双方没有签字的协议,其有效性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未签字的合同,并不能随时解除,虽然双方没有签订书面合同,但如果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劳动者仍需按照法律规定提前通知用人单位以解除劳动合同。
1.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在试用期内,劳动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也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还需要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并与劳动者补订书面劳动合同。
因此,在未签字的合同情况下,劳动者并不能随意解除合同,而需要遵循相关的法律规定。
找法网提醒你,受欺诈签署的合同,其效力属于可撤销合同。
1.在被撤销前,该合同是有效的;一旦被撤销,则该合同自始没有法律效力。
2.根据民法典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3.合同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被欺诈之日起一年内可以行使撤销权,如果自合同订立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则撤销权消灭。
4.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
5.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则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受欺诈签署的合同其效力取决于受欺诈方是否行使撤销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