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咬人后,如果狗主人不负责任,被侵权人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饲养人承担侵权责任。这是解决此类纠纷的一种有效法律途径。
1.在实际操作中,若狗主人拒绝承担因其宠物狗造成的损害责任,被侵权人应首先收集并保留相关证据,如医疗记录、现场照片、目击者证言等,以证明自己的权益受到了侵害。
2.《民法典》规定,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饲养人或者管理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除非能够证明损害是因被侵权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否则饲养人或管理人不能免除或减轻责任。
找法网提醒,狗咬人侵权责任纠纷的起诉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原告必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即被狗咬伤的受害者或其法定代理人。
2.必须有明确的被告,即造成损害的狗的主人或管理人。
3.原告必须提出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如要求被告赔偿医疗费、精神损失费等。
4.案件必须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即案件应在法院的审理权限内,并且应由具有管辖权的法院受理。
满足以上条件后,被侵权人即可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狗主人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狗咬人侵权责任纠纷的诉讼流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
1.原告起诉:被侵权人向具有管辖权的法院提交起诉状和相关证据材料,正式启动诉讼程序。
2.法院受理并送达起诉书副本:法院在审查起诉材料后,如认为符合起诉条件,将受理案件,并向被告送达起诉书副本和应诉通知书。
3.被告提交答辩状:被告在收到起诉书副本后,应在法定期限内提交答辩状,对原告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进行回应。
4.庭审准备与开庭审理:法院在决定开庭审理后,将通知双方当事人及诉讼代理人到庭参加庭审。庭审过程中,双方将进行陈述、举证、质证和辩论等程序。
5.法庭调查与辩论:在庭审过程中,法庭将进行详细的调查,包括当事人陈述、证人证言、书证物证等。随后,双方将进行辩论,就案件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充分的阐述和辩论。
6.判决与宣告:庭审结束后,法院将根据查明的事实和法律规定,依法作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进行调解的,法院还会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法院将及时作出判决并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