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上总漏水,受害人首先应向物业或相关部门进行投诉,应首先查明漏水的管理职责归属。
1.如果漏水涉及公共设施,如公共管道或防水层等,应由物业公司负责,并从维修基金中支出维修费用。此时,受害人可以直接向物业公司提出投诉,要求其履行维修职责。
2.如果漏水属于非公共设施,如住户专有部分的漏水,则需要看是否有相关约定。如无约定,则专有部分由专有权人负责管理维护,受害人可以向楼上的业主提出投诉,要求其进行修复。
3.如果漏水问题严重,且物业或楼上业主未能及时履行维修职责,受害人还可以向当地住建部门或相关部门进行投诉,要求其介入处理。
找法网提醒你,这些部门在接到投诉后,会进行调查并督促相关责任人进行整改。
楼上漏水的责任归属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开发商的责任,在房屋保修期内,如果漏水不是人为原因造成的,开发商要承担全部责任;
2.公平责任,对于已过保修期的房屋,如果各方当事人无过错,如因防水层自然老化导致的漏水,维修费用应由当事人分担;
3.物业的责任,如果物业在管理中存在疏于检查、清理或未及时处理漏水问题等情况,导致损失扩大或出现更严重的问题,物业要承担责任;
4.楼上业主的责任,如果漏水是因相邻房屋的原因所致,楼上业主应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的侵权责任。
楼上漏水处理方法:
1.受害人可以根据责任归属情况,选择向开发商、物业或楼上业主提出修复要求,或者自行修复后向其主张赔偿损失。
2.在提出修复要求时,受害人应明确修复的具体内容和时间要求,并保留好相关证据。
3.如果选择自行修复,则需要在修复前对漏水情况进行拍照、录像等证据保全工作,以便后续主张赔偿时使用。
在房屋漏水维权过程中,受害人需要收集以下证据:
1.漏水情况的证据,包括漏水现场的照片、录像等,以证明漏水事实的存在;
2.因漏水遭受的实际损失的证据,如维修费用发票、物品损坏清单等,以证明受害人因漏水所遭受的具体损失;
3.漏水的具体原因的证据,这可以通过专业机构的鉴定来确定,也可以通过物业、楼上业主或开发商的认可来确定。
如果受害人无法自行收集到足够的证据,可以向法院申请调查取证或者申请专业机构进行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