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大数据执行记录的恢复时间,强制执行后若申请人撤销了强制执行申请,法院会裁定终结执行,申请执行人在判决生效后的两年内,仍然有权再次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以恢复执行记录。
2.这一规定意味着,如果申请人在两年内未提出恢复执行的申请,那么其将失去再次申请强制执行的权利。
因此,对于希望恢复执行记录的申请人来说,及时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申请是至关重要的。
找法网提醒,恢复执行记录所需提交的材料因案件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具体而言:
1.对于法院裁定中止的案件,申请恢复执行时需要提交原中止执行裁定书,以及证明原裁定所列中止执行情形已消失的依据;还需提供中止后被执行人的履行情况以及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等。
2.对于和解案件,申请恢复执行时则需要提交执行和解协议、被执行人已履行和尚未履行的情况说明,以及被执行人的下落和财产线索等。
3.对于法院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案件,申请恢复执行时需要提交原终结本次执行程序裁定书、裁定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被执行人有无履行的情况说明、被执行人有可供执行财产的情况证明。
申请强制执行的程序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申请。当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等一方拒绝履行时,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2.法院受理。人民法院在收到申请执行书后,会进行审查并决定是否受理。如果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
3.申请复议。对于法院作出的裁定,如果当事人、利害关系人不服,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4.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执行员在接到申请执行书或移交执行书后,会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责令其在指定的期间内履行义务。
5.采取强制措施。如果被执行人在指定的期间内未履行义务,执行员可以采取一系列强制措施来保障执行效果。
这些措施包括但不限于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