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自己垫的钱在伤痊愈后再去报销,或者评残后再去报销,但一般不超过受伤后1年。
1.如果工伤职工因特殊情况需要延迟报销,应提前与所在单位或经办机构沟通,并尽可能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2.在工伤认定成功后,职工需要准备好所有相关的医疗费用单据和证明材料,按照单位或经办机构的要求进行报销申请。
3.单位或经办机构在收到申请后,应及时进行审核和处理,确保工伤职工能够尽快获得医疗费用的报销。
找法网提醒,工伤报销的具体流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申请工伤认定,这是工伤报销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经过工伤认定,确认职工所受伤害为工伤后,才能进行后续的报销流程。
2.进行劳动能力鉴定,根据鉴定结果确定工伤职工的伤残等级和相应的赔偿标准。
3.准备好所有相关的医疗费用单据和证明材料,包括医疗费用发票、诊断证明、住院病历等。
4.提交报销申请给所在单位或经办机构,由单位或经办机构进行审核和处理。
5.单位或经办机构在审核通过后,将报销款项支付给工伤职工或其指定的账户。
在整个报销流程中,工伤职工需要密切关注申请的进展情况,如有需要应及时补充相关证明材料或进行沟通协商。
工伤赔偿包含的费用种类较多,具体包括:
1.医疗费:工伤职工因治疗工伤而产生的医疗费用,包括住院费、手术费、药费等。
2.停工留薪期工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3.住院伙食补助费:工伤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发给住院伙食补助费。
4.护理费:工伤职工在住院期间或停工留薪期内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或经办机构支付护理费。
5.交通费、住宿费: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所需交通、食宿费用由所在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因公出差标准支付。
6.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工伤职工被鉴定为伤残的,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7.一次性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工伤职工解除劳动关系的,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医疗补助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