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诈骗罪的定罪数额是诈骗5万元以上,主要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
1.当个人或单位实施贷款诈骗行为,且其涉及的金额达到“数额较大”的标准时,即可被定罪为贷款诈骗罪。
2.“数额较大”是定罪的关键要素,它根据具体的诈骗金额和案件情节来判定,一旦满足此条件,行为人将面临贷款诈骗罪的刑事追责。
贷款诈骗罪的量刑标准依据诈骗数额的大小及情节严重程度进行划分。具体而言:
1.对于诈骗数额较大的情况,即达到法定标准但尚未达到“数额巨大”或“数额特别巨大”的,犯罪者将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2.若诈骗数额巨大或存在其他严重情节,如多次诈骗、诈骗手段恶劣等,犯罪者将面临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3.对于诈骗数额特别巨大或存在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情况,如造成被害人重大经济损失、社会影响恶劣等,犯罪者将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在贷款诈骗罪的审判过程中,若犯罪者存在以下情形之一,可能获得减轻处罚的机会:
1.具有法定减轻情节,如犯罪者系又聋又哑的人或盲人,或者其行为构成正当防卫或紧急避险但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危害的,以及预备犯和中止犯等。
2.犯罪者具有未遂、从犯、胁从犯或被诱骗参加犯罪等情节,且这些情节在案件中具有重要作用,可视为酌定减轻处罚的考虑因素。
3.少年犯罪者在贷款诈骗案件中,若其犯罪情节相对较轻,且具备悔罪表现,也可能获得减轻处罚的机会。
4.犯罪者具有投案自首情节,表明其有悔过之心并愿意承担法律责任,这也是减轻处罚的重要考量因素。
找法网提醒你,在适用减轻处罚时,法院将依据《刑法》的相关规定,结合案件的具体情节和犯罪者的悔罪表现,综合判断是否适用从轻或减轻处罚,并在量刑时予以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