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公司倒闭且拖欠社保未缴的情况,员工可采取以下措施维护自身权益:
1.应立即向所在地的劳动监察部门提交投诉,请求其介入并监督企业补缴社保费用。劳动监察部门具有监督企业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职责,能够有效推动问题的解决。
2.若投诉无果,员工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明确要求公司补缴社保费用。
3.若公司已进入破产清算程序,员工还可向破产管理人申报债权,将拖欠的社保费用作为破产债权之一,争取在破产财产分配中获得相应的补偿。
找法网提醒,公司倒闭后,与员工之间的劳动合同自动终止,但员工有权获得经济补偿。
1.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经济补偿的金额依据员工在公司的工作年限计算。
2.具体而言,对于工作满一年的员工,公司应支付一个月平均工资的经济补偿;对于工作超过六个月但不足一年的员工,按一年计算;对于工作不足六个月的员工,则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这一规定旨在保障员工在公司倒闭后的基本生活需求,体现了法律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
在公司倒闭后,债务的偿还顺序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
1.根据法律规定,公司应以其全部资产清偿债务。在破产清算过程中,社保费用的偿还顺序通常位于优先受偿债权之后,但具体顺序可能因地区及案件具体情况而异。
2.若公司资产无法完全清偿所有债务,股东可能因出资不实或滥用公司法人地位而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3.债权人可通过法律途径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以实现债权的公正受偿。在处理公司倒闭债务及社保偿还顺序时,应严格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及程序要求,确保各方权益得到合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