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没有合同自动离职扣工资的情况,首先明确的是,这种做法通常是不合法的。
1.只要员工实际付出了劳动,无论是否签订了劳动合同,员工都享有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单位不能无故克扣工资。
2.如果公司拖欠工资,且协商索要不成,劳动者完全有权利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3.在此过程中,劳动者可以积极搜集证据,如工资支付凭证、工作证、考勤记录等,以证明劳动关系的存在和工资应得情况。
找法网提醒,对于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但已工作三天的情况,劳动者是有权要求支付工资的。法律并未规定几天内辞职或被辞退可以不给工资。
1.在试用期内,即便没有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只要存在事实的劳动关系,且劳动者付出了劳动并产生了价值,用人单位就应当支付相应的工资。
2.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水平,应不低于本单位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80%,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同时这个水平也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在离职时,为了确保获得应得的工资,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提前通知: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内离职应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以便单位做好相应的安排和结算。
2.保留证据:在离职前,劳动者应保留好所有与工资、工作天数等相关的证据,如考勤记录、工作证、工资条等,以备不时之需。
3.协商解决:离职时,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工资结算事宜,明确应得工资的数额。
4.申请仲裁或投诉:如果协商不成,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者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5.法律援助:在维权过程中,如遇到法律难题或需要法律支持,劳动者可以寻求专业的法律援助或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