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培训贷签了合同的情境,首先应明确的是,如果合同是在受欺诈的情况下签订的,受害人有权申请撤销该合同。
1.具体来说,如果培训机构以欺诈手段使您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签订了合同,您可以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提出撤销申请。
2.如果培训机构的行为涉嫌合同诈骗,您还可以选择报警处理,让犯罪分子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
找法网提醒,贷款诈骗罪的认定标准主要围绕两个核心要素:
1.主体资格,即单位不能构成贷款诈骗罪,只能由自然人实施;
2.主观故意,即行为人必须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
在司法实践中,要严格区分贷款诈骗与贷款纠纷的界限。对于合法取得贷款后因故未能按时归还的,不能简单认定为贷款诈骗罪。
构成贷款诈骗的行为多种多样,但核心都是围绕非法占有贷款资金展开的。具体而言,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情形:
1.明知自己没有归还能力而大量骗取资金;
2.非法获取资金后逃跑;
3.肆意挥霍骗取的资金;
4.使用骗取的资金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5.抽逃、转移资金、隐匿财产以逃避返还资金;
6.隐匿、销毁账目或搞假破产、假倒闭以逃避返还资金;
7.以及其他非法占有资金、拒不返还的行为。
这些行为均体现了行为人非法占有的主观故意,是构成贷款诈骗罪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