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定工伤对用人单位的损害主要体现在经济负担上。
1.一旦员工被认定为工伤,部分医疗费用将由工伤保险基金承担,但若工伤定级,用人单位则需承担额外的费用。
2.特别是当员工因工伤致残并辞职时,单位需支付伤残补助金和就业补助金,这两项费用往往较为高昂,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执行。
因此,工伤认定虽不至于严重影响公司的整体运营,但可能给其财务带来一定压力。
1.工伤认定后,用人单位需承担的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停工留薪期间的工资福利、根据伤残等级支付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及按月或一次性的伤残津贴、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2.若员工因工死亡,单位还需支付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及工亡补助金。这些费用的具体数额和标准均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及地方相关规定执行。
找法网提醒,工伤赔偿项目繁多,计算标准也各不相同。主要包括住院伙食补助费、医疗费、停工工资、护理费、伤残补助金及伤残津贴等。
1.住院伙食补助费按单位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计算;
2.医疗费按实际支出计算;
3.停工工资在停工留薪期内保持不变,由单位按月支付;
4.护理费则根据生活自理能力等级支付不同比例的工资。
伤残补助金及伤残津贴依据伤残等级和本人工资确定,而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则与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时的年龄及当地职工平均工资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