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离婚后,孩子的法定监护人仍属于父母,身份并不因此发生变更。
1.《民法典》第二十七条明确规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这意味着,即便夫妻离婚,双方仍共同承担对子女的监护责任,任何一方均无权单方面取消对方的监护权。
2.离婚后的子女,无论直接由父或母哪一方抚养,都仍然是父母双方的子女,且父母双方对子女仍享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因此,在父母离婚后,孩子的法定监护人依然是父母双方。
找法网提醒你,在离婚案件中,抚养权的判决涉及多个因素,并遵循一定的流程。
1.法院会考虑双方的基本条件,包括工作性质、收入状况、居住条件等,以及这些条件如何影响孩子的成长,双方父母的基本条件、孩子的生活环境以及孩子的个人意见也是重要的考量因素。
例如,法院会关注孩子是否习惯于某一方的照顾,或者哪一方的生活环境更有利于孩子的教育和成长。
2.在判决流程上:
(1)通常首先由双方就抚养权问题进行协商,若协商不成,则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在受理案件后,会组织双方进行证据交换和质证,并听取双方的意见和辩论。
(2)在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后,法院会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作出判决。
这一过程中,法院会特别关注孩子的年龄、性别、经济条件以及生长环境等因素,以确保判决结果的公正和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