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少交税的后果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5-01-31 05:35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个人少交税的后果是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甚至更严厉的刑事处罚。这表明少交税不仅带来经济损失,还可能承担刑事责任。
一、

个人少交税的后果是什么

  个人少交税的后果依据其逃税金额及情节严重程度而定,具体如下:

  1.根据《刑法》第二百零一条,若纳税人通过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将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的处罚。

  2.若逃税数额巨大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则刑罚更为严厉,为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这表明,个人少交税不仅会导致经济损失,还可能引发刑事责任的承担。

二、

少交税如何处罚规定

  找法网提醒,少交税的处罚规定同样依据《刑法》第二百零一条执行。

  1.对于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不缴或少缴税款的行为,若数额较大,将按照前述条款进行处罚。

  2.若多次实施此类行为且未经处理,将按照累计数额计算处罚。

  这一规定旨在严厉打击逃税行为,维护税收秩序,确保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

个人少交税的后果是什么

三、

少交税补缴后还追责吗

  1.对于少交税并在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且已受行政处罚的纳税人,根据《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的规定,通常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2.但这一规定存在例外情况,即若纳税人在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则即使补缴税款并接受处罚,仍可能面临刑事责任的追究。

  这表明,补缴税款并接受处罚并非逃避法律责任的万能钥匙,纳税人应自觉遵守税法规定,避免逃税行为的发生。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对于个人,赠与和继承那个交税少?
在一般情况下,继承的税费相较于赠与会更少。
不交个人所得税有什么后果
常见处理方式包括补缴税款、缴纳滞纳金及接受行政处罚。** 补缴税款是首要步骤,需按照税务机关的通知及时缴纳。同时,因逾期缴纳而产生的滞纳金也需一并缴纳。对于税务机关的行政处罚,如罚款等,应积极配合并履行。 **选择方式**: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是否自行处理或寻求专业税务咨询。若涉及金额较小或情节较轻,可自行处理;若涉及金额较大或情节复杂,建议咨询税务专家或律师。
个人所得税不交有什么后果
法律分析:未申报个人所得税的后果是: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不缴,或者少缴应缴的税款,逾期不缴的,税务机关除了可以采取强制执行措施外,还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对没有缴纳或者少缴税款的,判处罚款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 第一条 为了加强税收征收管理,规范税收征收和缴纳行为,保障国家税收收入,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凡依法由税务机关征收的各种税收的征收管理,均适用本法。 第三条 税收的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依照法律的规定执行律授权国务院规定的,依照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任何机关、单位和个人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擅自作出税收开征、停征以及减税、免税、退税、补税和其他同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决定。  第四条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扣缴义务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
相关知识推荐
问题没解决?立即咨询律师
平台保障
优选律师
快速响应
#3分钟内获得解答
去咨询
没有想要的解答?推荐咨询本地专业律师
平台律师团
已服务 9.9万人
响应 2分钟内
7x24小时在线服务
针对性解决方案
咨询我
问题没解决?立即咨询律师
平台保障
优选律师
快速响应
#3分钟内获得解答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分钟前
这1400元转账能否要回,得看转账性质。若属于借款,能要回;若为赠与,通常要不回。你有转账记录,但没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分钟前
这14000元能不能追回,得看转账性质。要是明确是借款,能要回;要是恋爱期间的赠予,一般要不回。你可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1分钟前
先别着急,咱们得冷静处理。首先要把和对方交流的记录、转账记录啥的都保存好,这是很重要的证据。回忆一下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0分钟前
药店错误指导用药若造成损害,可要求其承担赔偿责任。你得先收集证据,像购药凭证、病历、诊断证明等,证明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1分钟前
若支付限额且实名认证的家长在外地付不了钱,可先尝试让家长通过线上身份验证方式完成认证以解除限额。若线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26分钟前
一般情况下,仅靠电话和名字很难直接查到他人身份信息,私自查询他人身份信息是侵犯隐私的行为。解决方案是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35分钟前
新生儿通常可以随父母落户。虽然拆迁没要安置房、原户籍地无其他房屋,且父母在城区买房但户口还在拆迁地,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40分钟前
公司无故罚款是不合法的。公司没有罚款权力,这种行为侵犯了员工权益。你可以和公司沟通,指出其行为违法,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