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毁坏财物罪主要的构成要件有哪些内容

更新时间:2024-12-26 21:01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故意毁坏财物罪主要的构成要件包括侵犯公私财物所有权,通过毁灭或损坏使财物丧失价值且数额较大或情节严重,犯罪主体为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以及具有故意毁坏财物的目的。
一、

故意毁坏财物罪主要的构成要件有哪些内容

  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1.从客体要件来看。

  (1)该罪侵犯的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这里的公私财物范围广泛,包括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动产、不动产等。

  (2)需注意,若行为人所毁坏的是法律另有规定的特定财物,如危害公共安全的设施,则应按照相关法律条款处理。

  2.在客观要件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通过毁灭或损坏的方式,使公私财物丧失价值或使用价值,且这种行为必须达到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才构成犯罪。

  (1)毁灭的方式多样,如焚烧、摔砸等,而损坏则指使物品部分丧失价值。

  (2)若行为人采用放火、决水等危险方法破坏财物,危害公共安全,则应以相关危害公共安全罪论处。

  3.主体要件上,本罪为一般主体,即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

  4.主观要件方面。

  (1)故意毁坏财物罪要求行为人具有故意毁坏财物的目的,而非非法获取财物。

  (2)犯罪动机可能多样,如报复、妒嫉等。过失毁坏公私财物的行为,不构成犯罪,而是民事赔偿问题。

二、

故意毁坏财物罪的量刑标准

  找法网提醒,根据刑法的规定,故意毁坏财物罪的量刑标准依据毁坏财物的数额及情节严重程度而定。

  1.若数额较大或存在其他严重情节,可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2.若数额巨大或存在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如导致他人精神失常、造成重大生产或经营损失、破坏手段极其恶劣等,则可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这一量刑标准旨在根据犯罪行为的实际危害程度,给予相应的法律制裁。

故意毁坏财物罪主要的构成要件有哪些内容

三、

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情节认定

  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情节认定是量刑的重要依据。

  1.情节严重通常包括毁坏重要物品造成重大损失、毁坏手段特别恶劣、毁坏急需物品引起严重后果以及出于卑鄙动机企图嫁祸于人等情形。

  2.“情节特别严重”的认定也需考虑具体案件中的特殊因素,如毁坏个人财物导致他人精神失常、破坏生产或经营设备设施造成停产或经营停止并引起重大损失等。

  3.在司法实践中,法官会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和相关法律规定,综合判断并认定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从而作出公正合理的判决。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故意损毁文物罪组成要件有哪些?
故意损毁文物罪,处理需细致。若情节较轻,可能处三年以下徒刑或拘役,并罚金。情节严重则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徒刑,并罚金。同时,还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修复或赔偿损毁的文物。
刑法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构成要件包括: 1. 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2. 客观方面表现为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3. 主体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4. 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对于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根据法律规定,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将受到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的处罚;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将受到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处罚。
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当事人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主体是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2. 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 3. 主观上是直接故意; 4. 客观上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的行为。 构成故意犯罪的条件是: 1. 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2. 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相关知识推荐
律师解答动态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分钟前
专科可以退档。通常在录取过程中,考生若因自身原因不想去已投档的学校,可联系高校表明退档意愿。不过退档
叶斌律师
叶斌律师
4分钟前
要关闭授权,需书面通知授权方并保留证据,确保合法有效解除授权关系。
肖泉律师
肖泉律师
8分钟前
如果你有充分证据,可以提起诉讼要求对方返还。
季志华律师
季志华律师
10分钟前
你好,了解拒绝原因,并询问解决办法
吴亮律师
吴亮律师
12分钟前
这种情况一般算肇事逃逸。肇事逃逸指发生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对方直接开车走了,即便事后被
你好,具体情况可以先了解下,跟我们电联说明
我也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