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挫伤能否鉴定到10级,这一问题的答案并非绝对。
1.工伤鉴定与司法鉴定的标准和依据不同,因此两者在评定伤残等级时可能存在差异。
2.工伤鉴定通常依据《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而司法鉴定则依据《人体损伤残疾程度鉴定标准(试行)》。
(1)这意味着,即使骨挫伤在工伤鉴定中被评定为10级伤残,也不能直接推断在司法鉴定中也能达到同样的等级。
(2)因为两种鉴定在评定标准、方法以及侧重点上均有所不同。
3.骨挫伤的严重程度、治疗情况及恢复效果等因素也会影响其伤残等级的评定。
因此,具体能否鉴定到10级,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鉴定机构的专业判断来确定。
找法网提醒,骨挫伤工伤与司法鉴定的主要区别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申请鉴定主体不同:工伤鉴定申请主体包括已被认定为工伤的职工本人、近亲属及雇佣单位,而司法鉴定申请主体则只能是伤者本人。
2.申请鉴定的前提条件不同:工伤鉴定需以取得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出具的职工工伤认定决定书为前提,而司法鉴定则需提供公安交警部门出具的交通责任事故认定书等相关材料。
3.鉴定依据、内容和所需材料不同:
(1)工伤鉴定依据的是《工伤保险条例》和《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内容涵盖工伤医疗终结期、停工留薪期确认等多个方面。
(2)司法鉴定则依据《人体损伤残疾程度鉴定标准》,内容侧重于伤者精神状态、生理机能等方面的评估。
两者在申请鉴定时需提交的材料也存在差异。
骨挫伤司法鉴定的时间长度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1.司法鉴定从受理之日起一般应在15日内出具司法鉴定文书。如确需延长,经向委托人说明理由,可延长至30日。
2.对于复杂、疑难案件的鉴定时限,若确需进一步延长,需经司法鉴定机构负责人批准并征得委托人同意,但延长期不得超过60日。
3.法医精神病鉴定及司法会计鉴定的时限可适当延长,一般应在受理之日起60日内完成。鉴定过程中如需补充鉴定材料所需时间,不计入鉴定时限。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骨挫伤司法鉴定的具体时长还需根据案件复杂程度、鉴定机构的工作效率等因素综合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