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税征收方式有几种范围包括哪些内容
更新时间:2025-01-17 04:5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个税征收方式包括了分类征收制、混合征收制以及综合征收制。征收范围广泛,涵盖多个方面,如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等所得。个税起征点是指征税对象达到征税数额开始征税的界限。
一、
个税征收方式有几种范围包括哪些内容
1.个税征收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分类征收制:不同来源和性质的所得项目分别规定不同的税率征税,如工资薪金、劳务报酬、稿酬等都有各自特定的税率和扣除标准。
(2)综合征收制:对纳税人全年的各项所得进行汇总,就其总额进行征税。
(3)混合征收制:对不同来源和性质的所得先分别按照不同的税率征税,然后将全年的各项所得进行汇总征税。
2.个税征收范围广泛,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工资、薪金所得:这是个人所得税的主要部分,涵盖了因任职或受雇而取得的各类收入,如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等。这些收入无论以何种形式支付,均属于个税的征收范围。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并领取营业执照的个体工商户,其从事各种生产、经营活动取得的所得也需缴纳个税。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个人通过承包、承租经营企业获得的收入,包括工资、薪金性质的所得,同样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4)稿酬所得:个人因作品出版、发表而获得的报酬,如图书、报纸的稿费,也属于个税的征收范围。
(5)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个人提供专利权、著作权等特许权的使用权而获得的收入,需按特许权使用费所得项目计税。
(6)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个人拥有债权、股权所获得的利息、股息、红利等收益,也是个税的征税对象。
(7)财产租赁所得:个人出租财产如建筑物、土地使用权、机器设备等取得的租金收入,需缴纳个税。
(8)财产转让所得:个人转让财产如股票、房产、车辆等获得的收益,在扣除相关费用后,剩余部分需缴纳个税。但需注意,个人股票买卖取得的所得在特定条件下可能暂不征税。
二、
个税起征点与免征额解释
找法网提醒,个税起征点与免征额是税法中的两个重要概念,它们对于确定纳税人的纳税义务具有重要意义。
1.起征点:起征点是指征税对象达到征税数额开始征税的界限。未达到起征点的部分不征税,而一旦达到或超过起征点,则需对其全部数额征税。
2.免征额:免征额是在征税对象总额中免予征税的数额。它是从征税对象总额中预先减除的数额,免征额部分不征税,只对超过免征额的部分征税。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资源税征收方式有几种
法律分析:
资源税_用比例税率和定额税率两种形式。金属矿按照比例税率从价征收,对经营分散、多为现金交易且难以控管的黏土、砂石,按照便利征管原则,仍实行从量定额计征,对未列举名称的其他非金属矿产品,按照从价计征为主,从量计征为辅的原则,由省级人民政府确定计征方式。
资源税是对自然资源征税的税种的总称。一般资源税就是国家对国有资源,如我国宪法规定的城市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根据国家的需要,对使用某种自然资源的单位和个人,为取得应税资源的使用权而征收的一种税。
资源税的征税范围主要有:矿产品和盐两大类。资源税的税目反映征收资源税的具体范围,是资源税课征对象的具体表现形式。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范围包括什么,法律有哪些规定
个人所得税征收范围包括: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财产租赁所得;经营所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偶然所得。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非居民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都需要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下列各项个人所得,应当缴纳个人所得税:
(一)工资、薪金所得;
(二)劳务报酬所得;
(三)稿酬所得;
(四)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五)经营所得;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七)财产租赁所得;
(八)财产转让所得;
(九)偶然所得。
股票印花税征收的方式有哪些,股票印花税是怎么收的?征收的方式有哪些?
印花税根据不同征税项目,分别实行从价计征和从量计征两种征收方式。
从价计税情况下计税依据的确定;
从量计税情况下计税依据的确定,实行从量计税的其他营业账簿和权利、许可证照,以计税数量为计税依据。
印花税以应纳税凭证所记载的金额、费用、收入额和凭证的件数为计税依据,按照适用税率或者税额标准计算应纳税额。
印花税应纳税额计算公式:
应纳数额=应纳税凭证记载的金额(费用、收入额)×适用税率;
应纳税额=应纳税凭证的件数×适用税额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