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没有规定遗弃子女罪,规定的是遗弃罪,但多久构成遗弃罪在法律上并没有明确的时间范围规定。判定遗弃罪的关键在于遗弃行为是否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即是否达到了情节恶劣的程度。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一条,遗弃行为必须达到情节恶劣,如导致被害人重伤、死亡,或使被害人生活无着、流离失所等严重后果,才构成犯罪。
2.遗弃罪的成立并不依赖于具体的遗弃时间,而是基于遗弃行为造成的实际后果。
找法网提醒,遗弃罪的判定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行为人必须负有扶养义务且具有履行义务的能力;
2.行为人必须实施了拒绝扶养的遗弃行为;
3.遗弃行为必须达到情节恶劣的程度,即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这些后果可能包括被害人重伤、死亡,生活无着、流离失所,被迫自杀,或因遗弃而使生活陷入危难境地等。
遗弃罪与虐待罪在多个方面存在明显区别。
1.在客体要件上,遗弃罪侵犯的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扶养的权利义务关系,而虐待罪则侵犯了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在家庭生活中的合法权益以及被害人的身体健康。
2.在客观方面,遗弃罪表现为拒绝扶养的行为,而虐待罪则表现为经常或连续折磨、摧残家庭成员身心健康的行为。
3.在主体要件上,遗弃罪的主体是对被遗弃者负有法律扶养义务且具有履行义务能力的人,而虐待罪的主体则是在一个家庭内部共同生活的成员。
4.两罪在犯罪主观方面和犯罪侵犯的对象上也存在不同。遗弃罪的故意是行为人明知自己应履行扶养义务而拒绝履行,而虐待罪的故意则是行为人有意识地对被害人进行肉体摧残和精神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