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人撤销之诉在什么时候提起
更新时间:2024-12-09 19:5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第三人撤销之诉应在权益受损害之日起六个月内提起。此期限旨在保障第三人及时行使权利,避免法律关系长期不稳定。提起时需向相关法院提供充分证据,证明符合法定条件。
一、
第三人撤销之诉在什么时候提起
第三人撤销之诉的提起时间,是自第三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的权益受到损害之日起的六个月内。
1.《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九十二条明确规定,这一期限的设定旨在确保第三人在合理时间内行使权利,防止因时间过长而导致证据灭失或法律关系稳定后的重新动荡。
2.第三人需在此期限内,向作出生效判决、裁定、调解书的人民法院提出撤销之诉,并应提供充分证据材料,证明其符合提起撤销之诉的法定条件。
二、
提起第三人撤销之诉的期限
找法网提醒,关于提起第三人撤销之诉的期限,即上述的六个月时间,这是法律对第三人行使撤销权的时间限制。
该期限从第三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民事权益受到损害之日起计算,旨在平衡生效裁判的既判力与第三人合法权益的保护。超过此期限未提起诉讼的,第三人将丧失通过第三人撤销之诉寻求救济的权利。

三、
哪些情况不能提撤销之诉
在特定情况下,第三人撤销之诉的提起将受到限制或不予受理。根据《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以下情形下的第三人撤销之诉,人民法院将不予受理:
1.非讼程序案件:包括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破产程序等处理的案件,这些程序旨在快速解决特定类型的纠纷,不适用第三人撤销之诉。
2.涉及身份关系的案件:如婚姻无效、撤销或者解除婚姻关系等判决、裁定、调解书中涉及身份关系的内容,此类案件涉及个人隐私和伦理道德,第三人无权通过撤销之诉进行干预。
3.代表人诉讼案件的生效裁判:对于《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的未参加登记的权利人对代表人诉讼案件的生效裁判,第三人应通过其他途径寻求救济,而非直接提起撤销之诉。
4.公益诉讼案件的生效裁判: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行为的受害人对公益诉讼案件的生效裁判提起撤销之诉的,同样不予受理。
综上所述,第三人撤销之诉的提起需严格遵循法定条件和程序,确保在合法、合理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第三人撤销之诉是变更之诉吗
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常见处理方式包括起诉、举证、参与庭审等。选择不同处理方式时,应考虑案件具体情况、证据充分性、法律程序要求等因素,以最有利于维护自身权益的方式进行。
第三人撤销之诉
### 1. 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定义
第三人撤销之诉是指在民事诉讼中未参加诉讼的第三人,有证据证明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的部分或者全部内容错误,损害其民事权益的,向作出该判决、裁定、调解书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改变或者撤销原判决、裁定、调解书的制度。
### 2. 第三人撤销之诉的法律依据
《中国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认为有独立请求权的,有权提起诉讼。对当事人双方的诉讼标的,第三人虽然没有独立请求权,但案件处理结果同他有法律上的利害关系的,可以申请参加诉讼,或者由人民法院通知他参加诉讼。
### 3. 第三人的诉讼权利义务
人民法院判决承担民事责任的第三人,有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义务。
### 4. 起诉条件及期限
前两款规定的第三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但有证据证明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的部分或者全部内容错误,损害其民事权益的,可以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民事权益受到损害之日起六个月内,向作出该判决、裁定、调解书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5. 法院审理结果
人民法院经审理,诉讼请求成立的,应当改变或者撤销原判决、裁定、调解书;诉讼请求不成立的,驳回诉讼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