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别人驾驶的车辆与自己车辆发生碰撞并导致死亡事故时,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责任归属。一般来说,这取决于交通事故的具体情况和调查结果:
1.如果经交警部门认定,对方驾驶员存在违法行为或过错,如超速、酒驾、闯红灯等,那么对方将承担主要或全部责任。
2.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如果车主无过错,如车辆手续齐全、车辆状态良好、借车人有合法驾驶资格等,则车主无需承担责任,责任由车辆使用人承担。
3.但若车主存在过错,如将车辆借给无驾驶资格的人使用,车主则需承担相应的责任。
找法网提醒,撞车致死事故的赔偿标准涉及多个方面,具体包括:
1.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2.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3.被扶养人生活费: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
4.家属交通费、住宿费、误工费:这些费用原则上不超过三人处理交通事故的合理支出,超过部分按三人计算。
5.精神损害抚慰金:根据受诉法院所在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精神损害程度确定。
6.抢救费:按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
撞车致死且负全责,并不一定会导致坐牢。关键在于是否构成交通肇事罪。
1.如果事故造成一人以上重伤,且负全责的驾驶员存在酒后驾驶、无驾驶资格、驾驶安全装置不全或已报废车辆等法定情形之一,则涉嫌交通肇事罪,可能会面临刑事处罚,包括有期徒刑或拘役。
2.但如果事故未造成严重后果,或虽造成严重后果但驾驶员不存在上述法定情形,则可能只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无需坐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