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执法部门指的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4-11-13 15:5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行政执法部门是依法拥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负责在法定职权内对违法行为进行管理和处罚,如城市管理、市场监管等领域。行政执法包含行政强制、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多种措施。
一、
行政执法部门指的是什么
1.行政执法部门,即行政执法机关,指的是那些依据法律、法规或规章的明确授权,对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妨害社会管理秩序及其他违法行为拥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
2.这些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负责实施具体的行政处罚措施。例如,《行政处罚法》第十七条明确规定,行政处罚由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在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
这意味着,行政执法部门是在法律框架内,针对违法行为进行管理和处罚的重要机构。
二、
行政执法包含哪些措施
找法网提醒您,行政执法包含的措施广泛,其中一项关键措施是行政强制措施。
1.行政强制措施是指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为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等情形,依法对公民的人身自由实施暂时性限制,或者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财物实施暂时性控制的行为。
这些措施旨在确保行政管理的顺利进行,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利益。
2.行政执法还包括行政处罚、行政许可等多种措施,这些措施共同构成了行政执法部门履行职责的重要手段。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行政执法是什么,法律规定是什么
行政执法即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执行法律的行为。此处所谓“法律”是广义上的类似于“法”的一个概念,泛指一国当中被纳入法律体系的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制定法或成文法)、习惯(习惯法)和法院判例(判例法)。由于各国体制不同,“法”的范围不同。在我国,目前尚未承认习惯法和判例法,因此,“法”在我国主要由制定法构成.被纳入法律体系的可称之为“法”或者广义上的“法律”的,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行政规章、法律解释和国际条约等。这些通常也被称为法律渊源或者法律表现形式。行政执法所依据的实际上是来源于上述法律渊源中的相关规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第二条 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