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注销和破产并非同一概念。
1.企业注销是指企业依法向登记机关申请终止其法人资格的程序,是企业法人资格消亡的必经程序。
2.企业破产,则是一种法律程序,旨在宣告债务人无力偿付债务,并通过该程序将债务人的资产用于偿还债权人。
因此,两者在性质、目的及程序上存在显著差异,不可混为一谈。
1.法律性质不同:
(1)企业注销是企业主动申请终止其法人资格的行为,具有主动性。
(2)企业破产则是由于企业无力清偿到期债务,被债权人或企业自身申请进入的一种法律程序,具有被动性。
2.目的不同:
(1)企业注销的主要目的是结束企业的法人资格,清理企业债权债务关系,使企业合法退出市场。
(2)企业破产则是通过法律手段,公平合理地分配企业资产给债权人,同时免除企业不能清偿的剩余债务。
3.程序复杂性不同:
(1)企业注销的程序相对简单,主要包括清算、公告、注销登记等步骤。
(2)企业破产的程序则复杂得多,包括破产申请、受理、和解、宣告破产、清算等多个阶段,且每个阶段都有严格的法律程序和规定。
找法网提醒,企业破产的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破产申请:由债权人或债务人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
2.破产受理:法院裁定受理破产案件后,通知债务人和债权人,并发布公告。
3.债权申报:债权人在规定时间内向法院申报债权。
4.破产和解:债务人和债权人可尝试达成和解协议,以延期清偿或减免债务。
5.破产宣告:法院确认破产条件后,宣告企业破产。
6.破产清算:组织清算组对企业进行破产清算。
7.破产终结:清算结束后,清算组制作清算报告,申请注销公司登记,公告公司终止。
企业注销的步骤则相对简单,主要包括:
1.成立清算组:企业决定注销后,应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
2.清算工作:清算组负责清理企业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等。
3.公告和通知:清算组需公告并通知债权人,清偿债务。
4.注销登记:清算结束后,清算组应向登记机关申请注销登记,提交相关材料,经登记机关核准后,企业法人资格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