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告二审不服可以执行吗
更新时间:2024-11-13 19: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被告二审不服可以执行。若二审判决已生效且被告未履行,对方可申请强制执行。申请期限为判决履行期届满后二年内,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
一、
被告二审不服可以执行吗
对于被告在二审中不服判决的情况,如果二审判决已经生效,且被告拒绝履行判决内容,则对方当事人有权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1.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限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规定为二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
2.这意味着,即便被告对二审判决持有异议,但只要判决生效且未在规定时间内履行,对方均可通过法律途径申请强制执行。
二、
哪些法律文书能申请强制执行
找法网提醒,能够申请强制执行的法律文书种类繁多,包括但不限于:
1.人民法院作出的民事、行政判决、裁定书,民事调解书等。
2.依法应由人民法院执行的行政处罚决定、行政处理决定。
3.我国仲裁机构作出的仲裁裁决和调解书。
4.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
5.经人民法院裁定承认其效力的外国法院及国外仲裁机构作出的仲裁裁决等。
这些法律文书均具备法律效力,当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时,另一方有权依据其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三、
强制执行的流程是怎样的
强制执行的流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人民法院会对申请执行书及相关法律文书进行审查立案,确认其合法性和可执行性。
2.通知被执行人在规定期限内自动履行义务,否则将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3.准备强制执行工作,包括填写强制执行证、确定执行计划和方案等。
4.实施强制执行,并在执行结束后将执行情况书面通知申请执行人。
整个流程旨在确保法律文书得到有效执行,维护法律权威和当事人合法权益。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二审被告不服调解能改判么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改不改判是法官根据调查的事实以及一审的判决来决定的,可能会改判,可能不该判。而影响改判的决定性因素就是事实情况。至于程序错误这些对判决的结果没什么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
上诉权: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维持原判决、裁定;
(二)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的,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
(三)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的,查清事实后改判;
(四)原判决遗漏当事人或者违法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
被告不服二审判决可以申诉么
如果对案件的二审不服的,可以根据以下规定抗诉:当事人对二审的判决不服的,还可以进行申诉,但是要符合申请的条件。申诉,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对某一问题的处理结果不正确,而向国家的有关机关申述理由,请求重新处理的行为。
也是公民维护权益的一种方式。并具有法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