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罪的正确罪名是故意毁坏财物罪,的量刑标准数额如下:
1.根据规定,故意损坏他人财物达到五千元以上,便可能触犯此罪,并面临刑事追诉。
2.当公私财物损失超过五千元、毁坏行为达到三次以上、纠集三人以上公然毁坏公私财物,或存在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时,都将被立案追诉。
3.在量刑方面,若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若数额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则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找法网提醒您,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构成要件包括四个方面:客体要件、客观要件、主体要件和主观要件。
1.客体要件指的是该罪侵犯的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犯罪对象广泛,但特定财物的毁坏若危害其他客体要件,则需按相关刑法规定处理。
2.客观要件表现为毁灭或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如通过焚烧、摔砸等方式使物品丧失价值。
3.主体要件要求犯罪者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
4.主观要件强调犯罪者的故意心态,其目的并非非法获取财物,而是将财物毁坏,通常出于个人报复或妒嫉等心理。
关于毁坏财物罪的法律规定,主要体现在对故意毁坏公私财物行为的刑事制裁上。
1.任何人都不得故意实施可能毁坏公私财物的行为,否则将可能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一旦罪名成立,犯罪者将面临相应的刑事处罚。
2.对于被他人故意毁坏的财物,受害人有权向公安机关报案,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3.在当代社会,故意毁坏他人财物且数额较大者,将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体现了法律对公私财产保护的严肃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