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察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有关程序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4-11-28 15:5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监察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程序包括线索处置、初步核实、立案、调查、审理、处置和移送审查起诉七个环节,确保案件得到全面公正调查。
一、
监察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有关程序是什么
监察机关移送审查起诉的程序主要包括七个核心环节:线索处置、初步核实、立案、调查、审理、处置及移送审查起诉。
1.线索处置:监察机关对各类线索进行初步筛选和分类,确定哪些线索需要进一步核实。
2.初步核实:对具有可查性的线索进行深入调查,收集初步证据,为立案决策提供依据。
3.立案:在初步核实基础上,对符合立案条件的案件依法立案,并开展全面调查。
4.调查:立案后,监察机关将组成调查组,依法收集固定证据,查明案件事实。
5.审理:调查结束后,审理部门对案件进行全面审查,提出定性及量纪建议。
6.处置:根据审理结果,监察机关对案件进行相应处置,包括移送审查起诉等。
7.移送审查起诉:对于涉嫌职务犯罪的案件,监察机关在完成内部调查审理程序后,将案件移送至同级人民检察院进行审查起诉。
二、
移送审查起诉的具体流程
找法网提醒,移送审查起诉的具体流程是监察机关将涉嫌职务犯罪案件移送至司法机关的关键环节。在这一流程中,监察机关需完成以下工作:
1.准备移送材料:监察机关需整理案件相关材料,包括调查报告、证据材料、涉案财物清单等,确保材料齐全、规范。
2.出具《起诉意见书》:监察机关需根据案件事实、证据及定性量纪建议,出具正式的《起诉意见书》,明确指控罪名及事实依据。
3.移送材料至人民检察院:监察机关将《起诉意见书》及案件相关材料一并移送至同级人民检察院,并做好交接手续。
4.配合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在移送审查起诉后,监察机关需继续配合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提供必要的协助。
对于国家监察委员会派驻或派出的监察机构、监察专员调查的职务犯罪案件,还需依法移送省级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确保案件处理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监委移送审查起诉程序具体有哪些
审查起诉是检察院对移送的案件进行审查,以确定是否起诉。一个案件从公安局立案到法院审理,必须经过检察院起诉这一环节。检察院会对案件的卷宗证据进行全面审查,检查证据是否齐全,能否构成完整的证据链。通过审查,检察院还能监督公安局的办案过程。
监察委员会移送审查起诉程序后的审理程序有哪些?
监察委的案件审理部门对案件内部审理后,向本委委务会议提出政务处分意见、纪律处分意见(党纪也立案的情况)、是否移送检察机关的意见。需要移送检察院的,先将被调查人党纪处分、政务处分作出。移交检察院前,让调查部门制作《起诉意见书》,主要领导审批后由监察委案管部门将案件材料和《起诉意见书》移送至当地检察院案管部门。当然移送之前,需要两家相关业务部门领导提前沟通协调。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九条 人民检察院对于侦查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的案件,改变管辖的,从改变后的人民检察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查起诉期限。
监督委员会移送审查起诉程序后的审理程序是什么?
移送审查起诉阶段是可以提审犯罪嫌疑人的。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听取辩护人或者值班律师、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意见,并记录在案。辩护人或者值班律师、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提出书面意见的,应当附卷。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三条,人民检察院审查案件,应当讯问犯罪嫌疑人,听取辩护人或者值班律师、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的意见,并记录在案。辩护人或者值班律师、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提出书面意见的,应当附卷。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告知其享有的诉讼权利和认罪认罚的法律规定,听取犯罪嫌疑人、辩护人或者值班律师、被害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对下列事项的意见,并记录在案:(一)涉嫌的犯罪事实、罪名及适用的法律规定;(二)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等从宽处罚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