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委员会是什么性质的组织
更新时间:2024-10-30 04:4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仲裁委员会是依法成立的机构,专门处理劳动争议,具有行政机关属性。它由劳动部门、工会和用人单位代表组成,代表国家行使仲裁权,其行为具有行政性和法律强制力。
一、
仲裁委员会是什么性质的组织
仲裁委员会是依法成立的,专门通过仲裁方式处理劳动争议的机构。
1.它独立行使劳动争议仲裁权,具有行政机关的属性,是国家授权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由各级人民政府确定设立的。
2.仲裁委员会由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同级工会、用人单位方面三方代表组成,其设置和组成决定了其性质为国家仲裁机构,代表国家行使仲裁权。
3.仲裁委员会的行为不仅具有行政性,还具备法律强制力,其生效的仲裁决定书和调解书均具备法律效力。
二、
劳动争议仲裁委如何设立
找法网提醒,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设立遵循《劳动法》及《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的相关规定。
1.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必须设立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这是强制性的要求。而自治区、直辖市、省一级是否设立仲裁委员会,则由其人民政府决定。
2.这一规定体现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设立的强制性、排他性和行政性。
(1)排他性意味着劳动争议案件只能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进行仲裁,且在一个县、市、市辖区的范围内,只能设立一个仲裁委员会。
(2)行政性则体现在其设立是按行政区划进行的,同时在其组成人员和办事机构设置上也具有行政特性。

三、
劳动争议仲裁委有哪些职责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依法履行多项职责,以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和维护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具体而言,其职责包括:
1.聘任、解聘专职或者兼职仲裁员。这是确保仲裁队伍专业性和公正性的重要措施。
2.受理劳动争议案件。作为处理劳动争议的专门机构,仲裁委员会承担着受理各类劳动争议案件的重要职责。
3.讨论重大或者疑难的劳动争议案件。对于复杂、棘手的劳动争议案件,仲裁委员会需要组织专家进行深入讨论,以作出公正、合理的裁决。
4.对仲裁活动进行监督。仲裁委员会还需对自身的仲裁活动进行监督,确保仲裁程序的合法性和裁决的公正性。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仲裁委是什么机构?
仲裁院是事业单位,通过仲裁方式解决双方民事争议,作出仲裁裁决。其职责包括:
1. 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劳动关系和劳动保障的方针、政策、法规和规章,研究制定本县劳动争议仲裁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2. 承办本县域范围内行政、事业、企业及中央省市驻县单位的劳动争议案件;
3. 参与全县重大涉稳劳动争议案件的调查处理工作;
4. 负责劳动争议仲裁员队伍建设工作,培训劳动争议仲裁员和调解员;
5. 负责劳动争议、集体合同争议处理工作;
6. 承办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7. 完成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
仲裁委员会是什么机构?
仲裁机构是一种通过仲裁方式,解决双方民事争议,作出仲裁裁决的组织。仲裁委员会独立于行政机关,与行政机关没有隶属关系。仲裁委员会之间也没有隶属关系。
法律依据:《仲裁法》第九条
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裁决被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撤销或者不予执行的,当事人就该纠纷可以根据双方重新达成的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仲裁法》第十条
仲裁委员会可以在直辖市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设立,也可以根据需要在其他设区的市设立,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仲裁委员会由前款规定的市的人民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和商会统一组建。设立仲裁委员会,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司法行政部门登记。
仲裁机构是否社团组织?
仲裁机构通常是民间团体的性质,其受理案件的管辖权来自双方协议,没有协议就无权受理。仲裁通常为行业性的民间活动,是一种私行为,即私人裁判行为,而非国家裁判行为,它与和解、调解、诉讼并列为解决民(商)事争议的方式。但仲裁依法受国家监督,国家通过法院对仲裁协议的效力、仲裁程序的制定以及仲裁裁决的执行和遇有当事人不自愿执行的情况时可按照审判地法律所规定的范围进行干预。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但是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因此当事人只能在仲裁和法院诉讼中选择一种方式,仲裁协议具有排除法院管辖的功能。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
第二条 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可以仲裁。
第九条 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裁决被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撤销或者不予执行的,当事人就该纠纷可以根据双方重新达成的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