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踪多少年可定为失踪人员
更新时间:2024-10-30 16:4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自然人下落不明满二年即可被法律认定为失踪人员,若是在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则下落不明的时间应从战争结束之日或者有关机关确定的下落不明之日起计算。
一、
失踪多少年可定为失踪人员
1.根据《民法典》的规定,自然人下落不明满二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该自然人为失踪人。
2.这里的“下落不明满二年”是指从该自然人失去音讯之日起计算,若是在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则下落不明的时间应从战争结束之日或者有关机关确定的下落不明之日起计算。
因此,可以明确地说,自然人下落不明满二年后,其失踪状态可以被法律所认定。
二、
民法典如何规定人员失踪?
找法网提醒,《民法典》对人员失踪的规定主要体现在宣告失踪制度上。
1.当自然人下落不明满二年,其利害关系人(如配偶、父母、子女等)有权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该自然人为失踪人。
2.法院在受理申请后,会进行审查,并依法作出是否宣告失踪的判决。
3.一旦法院宣告自然人失踪,其失踪状态便具有了法律效力,相关权利和义务的行使将受到限制或调整,如失踪人的财产将由法律规定的代管人代为管理。

三、
失踪人员的财产如何处理?
1.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失踪人的财产由其配偶、成年子女、父母或者其他愿意担任财产代管人的人代管。
2.若代管有争议,或者前款规定的人无代管能力,由人民法院指定的人代管。
3.财产代管人应当妥善管理失踪人的财产,维护其财产权益,包括从失踪人的财产中支付其所欠税款、债务和应付的其他费用。
4.若财产代管人因故意或重大过失造成失踪人财产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5.若代管人不履行代管职责、侵害失踪人财产权益或丧失代管能力,失踪人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变更财产代管人。
6.人民法院在变更财产代管人时,会要求原财产代管人及时移交有关财产并报告财产代管情况。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成年人失联多久才算失踪人口
2021人口失踪报案程序。失踪人口报案,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具体如下:
1、当失踪人口在某个时间段,应当回来,而没有回来,且失去联系已经超过了24小时,失踪人口家属或者朋友可以报案处理;
2、警方在联合家属等人一起寻找的情况下,失踪人口失联超过48小时的,应当立案处理;
3、警方立案后,可以通过官网等平台,发布寻人启事,家属等可以附加线索奖励。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一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 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
犯罪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自首的,适用第三款规定。
自然人失踪多少年后可以申请为失踪人
失联满两年的算失踪。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自然人下落不明满二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该自然人为失踪人。自然人下落不明的时间自其失去音讯之日起计算。
<br/>
法律依据:<br/>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十条<br/>
自然人下落不明满二年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该自然人为失踪人。
<br/>
第四十一条<br/>
自然人下落不明的时间自其失去音讯之日起计算。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时间自战争结束之日或者有关机关确定的下落不明之日起计算。
人员没下洛多久才可视为失踪?
宣告失踪的程序为公民下落不明满二年,利害关系人向下落不明人住所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申请宣告其失踪。宣告死亡的程序为利害关系人向下落不明人住所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条<br/>
公民下落不明满二年,利害关系人申请宣告其失踪的,向下落不明人住所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
<br/>
申请书应当写明失踪的事实、时间和请求,并附有公安机关或者其他有关机关关于该公民下落不明的书面证明。<br/>
第一百九十一条<br/>
公民下落不明满四年,或者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满二年,或者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经有关机关证明该公民不可能生存,利害关系人申请宣告其死亡的,向下落不明人住所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
<br/>
申请书应当写明下落不明的事实、时间和请求,并附有公安机关或者其他有关机关关于该公民下落不明的书面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