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权对房屋进行查封的部门主要包括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
1.司法机关如法院在执行判决、裁定或其他法律文书时,若涉及财产权益,有权对相应财产,包括房屋,进行查封。
2.行政机关如税务、工商、城管等部门在依法履行职责过程中,若发现房屋涉及违法行为或需要保全证据,也可对房屋进行查封。
在实际操作中,有多种原因可能导致房屋被查封。最常见的九种情形包括:
1.诉前保全的房屋;
2.交易房屋系违章建筑;
3.产权不明导致纠纷的房屋;
4.交易房屋系一房多卖;
5.交易房屋存在高额抵押;
6.产权人涉及债务纠纷较多;
7.产权人涉及恶意转移或变卖房产;
8.交易过程中产权人有违法行为;
9.执行案件中产权人暂无履行能力或无其他可供执行财产。
这些情形都可能使得房屋面临被查封的风险。
找法网提醒您,交易“查封”房屋存在多种风险。
1.如果房屋在签订合同之前已被查封,根据我国规定,此类房屋不得转让,因此购房合同将无效,不受法律保护。购房者还可能面临提前支付的购房款无法拿回的风险。
2.如果房屋在签订合同之后被查封,虽然购房合同有效,但由于房屋被限制转让,合同将无法继续履行,购房者无法完成交易取得房屋,并可能面临无法追回已付房款的风险。
3.在特定情况下,法律也为购房者提供了一定的保障。根据规定如果购房者在人民法院查封之前已签订合法有效的书面买卖合同,并满足其他特定条件,其权利可以排除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