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作为国家的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的规定,海关可以行使以下主要权力和义务:
1.海关有权检查进出境运输工具,查验进出境货物、物品,并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货物、物品进行扣留。这一权力是海关确保国家安全和进出口秩序的基础。
2.海关有权查阅进出境人员的证件,查问违法嫌疑人,并调查其违法行为。这有助于海关及时发现和制止违法行为,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3.海关还有权查阅、复制与进出境运输工具、货物、物品有关的合同、发票、帐册等资料,并对其中与违法行为有牵连的资料进行扣留。
4.在特定情况下,如海关监管区和海关附近沿海沿边规定地区,海关还有权检查有走私嫌疑的运输工具和有藏匿走私货物嫌疑的场所,并对有走私嫌疑的运输工具、物品和走私犯罪嫌疑人进行扣留。
5.除了上述权力外,海关还有权查询案件涉嫌单位和涉嫌人员在金融机构、邮政企业的存款、汇款等。
需要注意的是,海关在行使权力时,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保权力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同时,海关也应当履行相应的义务,如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及时通知当事人等。
1.当海关对拒不执行处罚决定的当事人需要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时,首先会向当事人出具《执行通知书》。
2.该通知书将明确当事人所承担的义务、海关拟采取的具体强制措施、执行期限以及法律依据等。
3.如果当事人在规定的执行期限内仍未履行处罚决定,海关将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强制执行措施。
4.在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时,海关会确保程序合法、公正和透明。同时,海关也会尽可能减少当事人的损失,如退还保证金和拍卖所得价款的剩余部分等。
5.需要注意的是,海关在采取强制执行措施时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保权力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同时,海关也应当尊重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程序的公正性和透明性。
找法网提醒,海关在执行职务时,除了上述提到的权力和义务外,还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确保进出口活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1.海关可以对进出口货物进行查验和抽检。这有助于海关了解货物的实际状况和质量情况,防止走私、偷逃税款等违法行为的发生。
2.海关可以对进出口企业进行监管和检查。这包括对企业的进出口业务进行核查、对企业的资质和信用进行评估等。
3.海关还可以与其他执法机构合作,共同打击走私、偷逃税款等违法行为。例如,海关可以与公安机关、税务部门等合作,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共同维护国家的进出口秩序和安全。
4.需要注意的是,海关在执行职务时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保权力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同时,海关也应当尊重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程序的公正性和透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