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当老年人面临无人赡养的困境时,首先应寻求当地村委会、居委会或相关社会机构的帮助。这些机构通常会进行必要的调查,了解老年人的实际情况,并提供相应的支持。
2.如果老年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没有赡养人或扶养人,或者其赡养人和扶养人确实无力赡养或扶养,他们有权向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申请供养或救助。
3.老年人也可以考虑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他们可以咨询律师,了解相关的法律规定,并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的法律程序。
4.在必要时,老年人还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相关责任人履行赡养义务。
1.当赡养人确无能力赡养老人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会依照有关规定给予供养或救助。这些救助措施旨在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需求,包括提供基本生活保障金、医疗保障、居住保障等。
2.具体的救助标准和程序可能因地区而异,但都会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
3.老年人或其亲属可以向当地民政部门或相关社会救助机构咨询具体的救助政策和申请流程。
4.在申请救助时,需要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身份证明、收入证明、家庭状况证明等,经过审核后,符合条件的老年人将获得相应的救助。
找法网提醒您,关于赡养问题,我国有多部法律法规进行了规定。
1.《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是专门针对老年人权益保障的法律。
(1)规定了对经济困难的老年人的救助措施,包括基本生活、医疗、居住等方面的救助。
(2)还规定了老年人的其他权益保障措施,如参与社会活动和享受社会优待等。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法规对赡养问题进行了规定。
这些法律规定了赡养人的赡养义务、赡养方式和赡养标准等内容,为老年人权益保障提供了法律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