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解散不赔偿应该怎么谈判
更新时间:2024-10-13 03:17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公司解散不赔偿时,劳动者应尝试与公司谈判,明确表达诉求并列举法律法规支撑,提出具体赔偿方案,保持冷静理智,争取合理经济补偿。
一、
公司解散不赔偿应该怎么谈判
1.当公司面临解散而不愿支付赔偿金时,劳动者首先应当尝试与公司进行谈判,以争取合理的经济补偿。
2.谈判时,劳动者应明确表达自身诉求,并列举相关法律法规作为支撑。可以通过列明公司的法律义务和员工的合法权益,强调公司在解散过程中应承担的赔偿责任。
3.劳动者可以提出具体的赔偿方案,包括赔偿金额、支付方式等,以便双方进行协商。
4.在谈判过程中,劳动者应保持冷静、理智的态度,充分表达自身的诉求,同时倾听公司的意见。通过沟通和协商,争取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实现合理的经济补偿。
二、
公司解散不赔可申请劳动仲裁吗
找法网提醒,如果公司解散后拒绝支付赔偿金,劳动者有权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属于劳动仲裁的受理范围。
2.在申请劳动仲裁时,劳动者需要准备充分的证据材料,包括劳动合同、工资单、银行转账记录等,以证明自己的权益和公司的赔偿责任。
3.劳动者需要按照劳动仲裁委员会的要求填写申请书,并按时提交相关证据材料。
4.劳动仲裁委员会在受理申请后,会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如果调解不成,仲裁委员会将依法进行裁决。劳动者对裁决结果不服的,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你好呀!公司解散不赔偿合理吗
**公司解散有赔偿金**。用人单位解散,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经济补偿的支付标准如下:
1. 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数额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
2. 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3. 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六条和第四十七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在特定情形下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几种情况:
1. 劳动者依照法定程序解除劳动合同的;
2. 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的;
3. 用人单位根据法定情形解除劳动合同的;
4. 劳动合同期满,用人单位维持或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
5.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不签合同公司解散怎么赔偿
公司不签合同的,公司需要给予劳动者双倍赔偿。从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后的第一个月计算至劳动者的实际工作时间,公司需要每月向劳动者支付双倍的工资。但最多支付不超过十一个月的双倍工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公司部门解散不赔偿吗
公司解散员工没有赔偿金,因为不是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合同,但是有补偿金,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非劳动者原因终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br/>
法律依据:<br/>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br/>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本条所称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