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所得税申报多长时间
更新时间:2024-10-27 05:3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个人所得税申报时间规定是年所得超12万元的纳税人,纳税年度终了后3个月内申报;个体户等每月或每季度终了后7日内申报并汇算清缴;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纳税人年度终了后30日内申报。其他情形须在次月7日内申报。
一、
个人所得税申报多长时间
个人所得税的申报时间规定如下:
1.对于年所得超过12万元的纳税人,需要在纳税年度终了后的3个月内,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2.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独资、合伙企业投资者,根据税款预缴方式的不同,在每月或每个季度终了后的7日内办理纳税申报,并在纳税年度终了后3个月内进行汇算清缴。
3.对于取得一次性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的纳税人,应在取得所得之日起30日内办理纳税申报,并在每次取得所得后的次月7日内申报预缴,纳税年度终了后3个月内汇算清缴。
4.从中国境外取得所得的纳税人,也需在纳税年度终了后30日内向中国境内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5.除以上规定情形外,纳税人取得其他各项所得须在取得所得的次月7日内向主管税务机关办理纳税申报。
二、
个税申报期限如何规定
找法网提醒,个税申报期限的规定主要围绕两个方面:自行申报纳税的期限和代扣代缴申报的期限。
1.对于自行申报纳税的纳税人,按照所得类型和收入情况,规定了不同的申报期限。
2.对于代扣代缴的申报期限,则要求扣缴义务人每月所扣的税款,在次月7日内缴入国库,并向主管税务机关报送相关纳税资料。
需要注意的是,若扣缴义务人违反规定不报送或报送虚假纳税资料,一经查实,将面临相应的法律责任。若扣缴义务人因特殊困难不能按期报送相关资料的,可经县级税务机关批准后延期申报。

三、
个税代理申报操作规范
在个税代理申报过程中,为确保办税质量,注册税务师应严格按照规范程序操作。首先,需要明确纳税义务人的性质,包括居民纳税义务人和非居民纳税义务人。
1.对于居民纳税义务人,主要涉及我国境内的企业、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中的中方和外籍人员工薪所得、劳务报酬所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的代理申报操作规范。
2.对于非居民纳税义务人,则根据其在中国境内的所得情况和税收协定的相关规定来确定纳税义务。在代理申报过程中,应全面、真实地反映纳税义务人的应税所得,确保纳税的公平性和合法性。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个人所得税什么时候申报?
个人所得税申报是指个人年度收入达到国家规定的交税起征点的,要在规定的时间内申报个税并进行缴纳;按年计算个人所得税,在月度或者季度终了后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并预缴税款。<br/>
法律依据:<br/>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十一条<br/>
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按年计算个人所得税;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预扣预缴税款;需要办理汇算清缴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内办理汇算清缴。
预扣预缴办法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制定。 居民个人向扣缴义务人提供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的,扣缴义务人按月预扣预缴税款时应当按照规定予以扣除,不得拒绝。<br/>
非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缴税款,不办理汇算清缴。
个人所得税申请了,要多久审核
申报个人所得税的时间一般月度终结后的15日内。例如扣缴义务人每月或者每次预扣、代扣的税款,就应当在次月的十五日内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扣缴个人所得税申报表。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十四条
扣缴义务人每月或者每次预扣、代扣的税款,应当在次月十五日内缴入国库,并向税务机关报送扣缴个人所得税申报表。
纳税人办理汇算清缴退税或者扣缴义务人为纳税人办理汇算清缴退税的,税务机关审核后,按照国库管理的有关规定办理退税。
第十二条
纳税人取得经营所得,按年计算个人所得税,由纳税人在月度或者季度终了后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并预缴税款;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三十一日前办理汇算清缴。
纳税人取得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和偶然所得,按月或者按次计算个人所得税,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缴税款。
申报个人所得税有什么好处?为什么要申报个人所得税?
1. 申报个人所得税由用工单位在工资中扣除应缴纳的部分后交。
2. 按年计算个人所得税,在月度或者季度终了后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并预缴税款。
3. 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三十一日前办理汇算清缴。
4. 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预扣预缴税款。需要办理汇算清缴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内办理汇算清缴。
5. 居民个人向扣缴义务人提供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的,扣缴义务人按月预扣预缴税款时应当按照规定予以扣除,不得拒绝。
6. 非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缴税款,不办理汇算清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