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提出执行异议之诉的主体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4-09-27 16:3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可以提出执行异议之诉的主体包括案外人和申请执行人。案外人指与执行标的实体权利有争议的非原诉讼当事人;申请执行人是依据法律文书申请执行的当事人。被执行人不能提起执行异议之诉。
一、
可以提出执行异议之诉的主体有哪些
可以提出执行异议之诉的主体有案外人和申请执行人。
1.其中,案外人指的是与执行标的实体权利存在争议的、并非原诉讼的当事人;而申请执行人则是指依据生效法律文书申请法院执行的当事人。
2.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被执行人并不被允许提起执行异议之诉,被执行人若提起执行异议之诉,法院将告知其另行起诉。
二、
案外人提起异议之诉的条件
找法网提醒,案外人提起执行异议之诉,需要满足一系列法定条件。
1.案外人的执行异议申请必须已经被人民法院裁定驳回。这是因为执行异议之诉是在案外人对执行标的的实体权利存在争议,且其异议申请未得到法院支持的情况下提起的。
2.案外人必须有明确的排除对执行标的执行的诉讼请求,且该诉讼请求必须与原判决、裁定无关。
3.案外人必须在自执行异议裁定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提起诉讼。这些条件的设定,旨在确保执行异议之诉的提起具有明确的法律依据和时效性。

三、
申请执行人提起异议之诉条件
与案外人不同,申请执行人提起执行异议之诉的条件也有所不同。
1.申请执行人需要依据案外人的执行异议申请,使得人民法院裁定中止执行。这是因为申请执行人提起执行异议之诉的目的在于要求继续执行被中止的标的。
2.申请执行人必须有明确的对执行标的继续执行的诉讼请求,且该诉讼请求也必须与原判决、裁定无关。
3.申请执行人也需要在自执行异议裁定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提起诉讼。这些条件的设定,同样是为了确保申请执行人提起执行异议之诉的合法性和时效性。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执行异议之诉的主体是怎样的?
该案件的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是可以提出执行异议之诉的主体。他们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销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我想咨询一下,执行异议之诉的主体是什么
该案件的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是可以提出执行异议之诉的主体。他们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销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
执行异议之诉的主体是什么
法律分析:提起执行异议之诉的主体为两类,分别为案外人和当事人。被执行人不能提起执行异议之诉,民诉法中规定的当事人实际上仅指申请执行人。申请主体具体可分为案外人和申请执行人。
法律依据: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销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