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满18岁后,父母若选择离婚,孩子本身是不能直接参与父母财产的分割的。
1.这是因为,离婚时分割的财产主要是夫妻双方婚后共有的财产,而孩子的财产权益与父母的财产权益是相独立的。即使孩子已经成年,他们也没有权力和资格直接分割父母合法拥有的财产。
2.《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明确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这里强调的是夫妻双方的财产分割,并不涉及子女。
找法网提醒您,再婚离婚时,对于婚前财产的分割需视具体情况而定。
1.若婚前房产只登记在一方名下,通常视为该方的个人财产,不在分割范围内。
2.如果双方有财产协议,约定该房产为双方共同所有,那么应由夫妻双方协商分割。协商不成的,再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3.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这种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在离婚时,夫妻双方无权直接分割孩子名下的房产。
1.这是因为,孩子名下的房产原则上产权人就是孩子,夫妻双方均无权处分,也就不可请求分割。
2.获得孩子抚养权的一方有权和孩子一起居住在这套房子里,但另一方不得请求分割,更不能以放弃房子产权为理由拒绝支付抚养费。否则,另一方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
3.虽然孩子名下的房产在离婚时不可直接分割,但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如果其他利害关系人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自己是权利所有人,可以要求更正和确权。
这意味着,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孩子名下的房产的归属权可能会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