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的界定标准包括
更新时间:2024-10-08 15:0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个人信息的界定标准包括内涵和外延两个维度。内涵上,个人信息涵盖生理、身份特征及社会生活经历等;外延上,它具有与公民个人直接相关、反映其特点并具有专属性的特性。
一、
个人信息的界定标准包括
个人信息的界定标准包括了内涵和外延。在探讨个人信息的界定时,我们需要从内涵和外延两个维度进行考量。
1.从内涵上讲,个人信息不仅指反映公民个人生理及身份特征的数据,如姓名、年龄、指纹等,还包括其社会生活经历、家庭及财务状况等更为广泛的内容。
2.从外延上看,个人信息具有与公民个人直接相关的特性,能够反映公民的局部或整体特点,并且具有专属性,如身份证编号、家庭住址等。
二、
个人信息具体指哪些内容
1.个人信息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但不限于姓名、职业、职务、年龄、婚姻状况、学历、专业资格、工作经历、家庭住址、电话号码、信用卡号码、指纹、网上登录账号、密码等。
2.这些信息都是能够识别公民个人身份的关键信息。随着科技水平的进步和社会活动空间的拓展,个人信息的内容还将继续丰富。
3.尽管采用列举式的方法无法穷尽所有个人信息,但这些列举的内容已经涵盖了大部分常见的个人信息类型。

三、
非法获取个人信息的认定
找法网提醒,非法获取个人信息是指违背信息所有人的意愿或真实意思表示,通过不正当手段获取其个人信息。这种非法手段至少应当具备以下特点:
1.信息获取者无权了解、接触相关公民个人信息;
2.信息获取的手段违反了法律禁止性规定或社会公序良俗。例如,“窃取”是指利用权利人不知情的情况下秘密占为己有,而“其他方法”则是指与窃取具有相当社会危害性的非法手段。
3.在认定非法获取个人信息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手段的非法性、行为的社会危害性等因素。同时,需要注意的是,非法获取个人信息并不一定构成犯罪,只有情节严重时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看黄注册个人信息,注销账号能注销个人信息吗?个人信息泄露
注销账号可删除个人信息。具体操作:1. 登录账号,找到注销选项;2. 确认注销,并删除相关信息;3. 注销后,建议检查是否彻底删除。如个人信息泄露,应收集证据并报警,同时联系相关平台要求删除数据,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减少泄露风险。
个人信息被个人信息被冒用报税
个人信息被人盗用去报税,如果给个人造成损失的,则该当事人可以要求赔偿,但必须要有确切的证据,同时列明具体的损失。当事人可以选择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列明具体的损失清单等;还可以及时报警。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七条
侵权行为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侵权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