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不正当竞争法有什么作用
更新时间:2024-09-18 10:4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反不正当竞争法保障公平竞争,遏制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消费者和竞争者权益,激发市场活力。不正当竞争影响社会生产,增加交易成本,降低经济效益。了解反不正当竞争法的作用,维护市场秩序。
一、
反不正当竞争法有什么作用
反不正当竞争法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首要功能在于遏制不正当竞争行为,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
通过法律的明文规定和执法机构的严格监管,反不正当竞争法确保了市场主体在追求利益的同时,不损害其他竞争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这不仅有助于激发市场活力,还能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
不正当竞争影响社会生产
不正当竞争行为对社会生产的影响不容忽视。
1.不正当竞争者往往将精力放在制造和销售假冒伪劣商品上,这不仅不利于科技进步和生产发展,还会降低社会对某些商品的需求。
2.在市场需求减少的情况下,生产者的积极性受到打击,从而影响整个社会生产的发展。

三、
不正当竞争增加交易成本
不正当竞争行为还会导致市场交易成本的增加。在正常的市场竞争中,买卖双方通过价格机制进行交易,交易成本相对较低。
1.在不正当竞争的环境下,买卖双方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识别和防范假冒伪劣商品。
2.从卖方角度来看,他们需要在产品包装上增加防伪标志的费用,以防止被劣质产品仿冒。
3.从买方角度来看,他们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了解商品信息、分析包装、判断真伪。这些额外的努力都会增加买卖双方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从而导致市场交易成本的上升。
不正当竞争还有哪些具体表现形式?点击找法网,了解更多法律知识,让我们一起为公平的市场环境贡献力量。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反不正当竞争法行为有什么
法律分析:反不正当竞争行为包括:
(一)进入涉嫌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经营场所进行检查;
(二)询问被调查的经营者、利害关系人及其他有关单位、个人,要求其说明有关情况或者提供与被调查行为有关的其他资料。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第七条 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他手段贿赂下列单位或者个人,以谋取交易机会或者竞争优势:
(一)交易相对方的工作人员;
(二)受交易相对方委托办理相关事务的单位或者个人;
(三)利用职权或者影响力影响交易的单位或者个人。经营者在交易活动中,可以以明示方式向交易相对方支付折扣,或者向中间人支付佣金。经营者向交易相对方支付折扣、向中间人支付佣金的,应当如实入账。接受折扣、佣金的经营者也应当如实入账。经营者的工作人员进行贿赂的,应当认定为经营者的行为;但是,经营者有证据证明该工作人员的行为与为经营者谋取交易机会或者竞争优势无关的除外。
第八条 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经营者不得通过组织虚假交易等方式,帮助其他经营者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
反不正当竞争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是用来干什么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多久通过的?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是为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鼓励和保护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保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制定的法律。
2. 《反不正当竞争法》于1993年9月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1993年9月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十号公布,自1993年12月1日起施行。
3. 2017年11月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修订。
4. 根据2019年4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等八部法律的决定》修正。
反不正当竞争法意义,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出台意义
公司间不正当竞争行为有哪些?<p>1、混淆交易行为——造假经营者在市场经营活动中,客观上实施了反不正当竞争法第5条禁止的不正当竞争手段,如假冒他人注册商标、企业名称,仿冒国家名优标志,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名称、包装、装潢,伪造产地名称等。<p>2、商业贿赂行为——回扣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为争取交易机会,暗中<p>给予交易对方有关人员和能够影响交易的其他相关人员以财物或其他好处的行为。<p>3、虚假宣传行为——散布虚假信息虚假宣传行为是指经营者利用广告和其他方法,对产品的质量、性能、成分、用途、产地等所作的引人误解的不实宣传。<p>4、侵犯商业秘密行为。<p>5、低价倾销行为——恶性价格战低价倾销行为是指经营者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p>6、不正当有奖销售行为一种是奖励给所有购买者的附赠式有奖销售,一种是奖励部分购买者的抽奖式有奖销售。<p>7、诋毁商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