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存款,不论其名义上归属于哪一方,均被视为夫妻共同财产。
因此,当夫妻双方面临离婚时,这些存款的分配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1.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应由双方协议处理。如果双方能够就存款的分配达成一致意见,那么可以按照协议进行分割。
2.如果协议不成,人民法院将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进行判决。
3.存款的分配并非简单的平均分割,而是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1)如果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对家庭财产的贡献较大,那么在分配存款时可能会得到更多的份额。
(2)如果一方存在过错行为,如出轨等,这也可能影响到存款的分配结果。
离婚时共同财产的处理是离婚程序中的重要环节。
1.除了存款外,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其他财产,如房产、车辆、股票等,同样属于共同财产。
2.在处理这些财产时,同样需要遵循《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即先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进行判决。
3.在协议处理共同财产时,双方应充分沟通、协商,尽量达成公平、合理的分配方案。
4.如果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或者一方存在过错行为导致另一方权益受损,那么可以寻求人民法院的帮助,通过诉讼方式解决争议。
在离婚过程中,如果存在一方过错行为导致另一方受到损害的情况,无过错方有权要求过错方进行赔偿,根据法律规定,离婚赔偿的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过错方必须存在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庭暴力、虐待或遗弃家庭成员等严重损害婚姻关系的行为。
2.离婚赔偿应以离婚为原因,只有在双方达到离婚程度时,无过错方才能要求过错方进行赔偿。如果婚姻关系尚未破裂,或者在婚内损害但未导致离婚的情况下,无过错方不能单独提起损害赔偿请求。
3.无过错方必须证明自己受到了损害,并且自己没有过错。这种损害可以包括财产损害和精神损害两种。
需要注意的是,离婚赔偿的数额并非固定不变,而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裁量。
存款分配只是冰山一角,如何保障自己权益不受损?如果你还有法律疑问,不妨在找法网提问,我们将为你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