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质押合同包括哪些条款

更新时间:2024-09-28 00:08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民法典中质押合同应明确担保债权种类、数额、履行期限等条款。订立时需注意双方真实意愿、质押财产可转让性,并约定存续期间、违约责任等。
一、

民法典质押合同包括哪些条款

  民法典中质押合同应当包含的条款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合同必须明确被担保债权的种类和数额,这是质押合同成立的基础,也是债权人享有优先受偿权的前提。

  2.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也需明确,这是判断债务是否到期以及质权人能否行使质权的重要依据。

  3.质押财产的名称、数量等情况应详细列出,以确保质权人对质押财产有明确的了解和认识。

  4.担保的范围也应在合同中予以明确,这包括主债权及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质物保管费用和实现质权的费用等。

  5.质押财产交付的时间、方式也应约定清晰,以确保质权的顺利设立和行使。

二、

质押合同的订立要点

  在订立质押合同时,除了以上必须包含的条款外,还需注意以下要点:

  1.合同双方应确保意思表示真实,不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以保证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2.质押财产应具有可转让性,即质权人能够依法处分该财产以实现其债权。

  3.质押合同应明确约定质权的存续期间和质权消灭的条件,以避免因约定不明而产生的纠纷。

  4.对于质押财产的保管、使用等事项也应进行约定,以确保质权人的利益不受损害。

  5.合同双方还应约定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方式,以便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

民法典质押合同包括哪些条款

三、

担保物权的设立规定

  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设立担保物权应当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订立担保合同。

  1.担保合同是主债权债务合同的从合同,其效力受主合同的影响。当主债权债务合同无效时,担保合同也随之无效,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债务人、担保人、债权人应根据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这体现了法律对担保合同效力的严格要求和对各方当事人权益的充分保护。

  3.在担保物权的设立过程中,还应遵循平等、自愿、公平、诚信等原则,确保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4.对于不同类型的担保物权,如抵押权、质权等,还应根据其特性和法律规定进行具体的设立和行使。

  你还想了解哪些关于质押合同或担保物权的问题?来找法网提问吧,我们专业的法律团队会为你答疑解惑。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民法典抵押合同应包括哪些内容
抵押合同的内容包括: 1. 抵押人与抵押权人的基本信息; 2. 被担保债权的种类和债务履行期限; 3. 抵押财产的名称、所有权归属或者使用权归属等基本情况; 4. 当事人约定的其他内容。 设立抵押权时,当事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抵押合同,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条款: 1. 被担保债权的种类和数额; 2. 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 3. 抵押财产的名称、数量等情况; 4. 担保的范围。
质押合同应该包括的条款有哪些
质押合同具有法律效力的条件: 1. 合同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 意思表示真实; 3. 内容不违法,不违背公序良俗; 4. 采用书面形式。 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条件: 1. 行为人要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 意思表示要真实; 3. 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设立质权的要求: 当事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质押合同。
民法典中抵押合同一般包含什么条款
抵押合同一般包括的条款有: (一)被担保债权的种类和数额; (二)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 (三)抵押财产的名称、数量等情况; (四)担保的范围。 设立抵押权,当事人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抵押合同。 为担保债务的履行,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不转移财产的占有,将该财产抵押给债权人的,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实现抵押权的情形,债权人有权就该财产优先受偿。 前款规定的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为抵押人,债权人为抵押权人,提供担保的财产为抵押财产。
律师解答动态
负二层开始运营收费是否合法,得看负二层产权归属和是否有收费依据。若负二层产权清晰,且有物价备案等收费
建议立即告知监护人,保留聊天记录等证据,向公安机关报案,寻求警方帮助。
建议立即收集聊天记录、合同等证据,向警方报案,也可尝试与对方协商或向消协投诉。
我也要提问
相关文书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