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停工留薪期工资的计算主要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
1.职工在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医疗的期间,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2.这就意味着,工伤期间的工资应与受伤前的工资标准保持一致。因此,在确定工伤停工留薪期工资时,用人单位应依据职工受伤前的工资标准进行计算,并确保按月足额支付。
3.需要注意的是,工伤停工留薪期的期限应根据职工的伤情和医疗机构的意见来确定。
4.如果伤情严重或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停工留薪期。但延长的期限不得超过12个月。
在工伤期间,用人单位原则上不能解除劳动合同。
1.这是因为《劳动合同法》第42条明确规定,劳动者因工负伤并被确认丧失或者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用人单位不得依照本法第40条、第41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2.这一规定旨在保护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确保他们在受伤期间能够得到充分的医疗救治和经济保障。
3.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工伤职工存在严重违反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影响、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等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形,用人单位有权解除劳动合同。
4.如果工伤职工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也可以与其解除劳动关系。
如果工伤期间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支付工资,劳动者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请求干预并查处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劳动监察大队会依法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处理,并责令其支付工伤期间的工资福利待遇。
2.劳动者还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请求裁决用人单位依法支付停工留薪期间的工资待遇。
3.如果劳动者对仲裁结果不满意或仲裁机构不予受理,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司法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你还有其他关于工伤认定的疑问吗?找法网将持续为你提供法律帮助,关注我们,了解更多法律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