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继承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4-08-14 00:5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转继承制度在我国已得到确认,涉及继承人在遗产分割前去世的情况。转继承人范围广泛,包括子女、配偶、父母等。继承权利移转流程明确,需遵循法定继承顺序。
一、
转继承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1.转继承是指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实际接受遗产前死亡,该继承人的法定继承人代其实际接受其有权继承的遗产。
2.具体来说,继承开始后,继承人若未表示放弃继承且在遗产分割前死亡,其继承遗产的权利将转移给其合法继承人。
3.若受遗赠人表示接受遗赠并在遗产分割前死亡,其接受遗赠的权利也将移转给他的继承人。
二、
转继承人的范围
1.转继承人的范围不仅限于有直系血亲或拟制血亲的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
2.由于转继承本质上是继承继承人的遗产,因此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的子女、配偶、父母均享有继承权。
3.这意味着,当某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前去世时,其应继承的遗产份额将由其子女、配偶、父母等法定继承人按照法定继承顺序继承。
这种继承方式确保了遗产能够按照被继承人的意愿进行分配,同时也保障了各继承人的合法权益。

三、
继承权利的移转流程
在转继承中,继承权利的移转流程相对明确。
1.当继承开始后,继承人需明确表示是否放弃继承权。若继承人未表示放弃且在遗产分割前去世,其继承权将自动转移给其法定继承人。此时,法定继承人需按照法定继承顺序继承该继承人的遗产份额。
2.若受遗赠人表示接受遗赠并在遗产分割前去世,其接受遗赠的权利也将转移给其继承人。在这一过程中,各继承人需遵循相关法律规定,确保遗产分配的公正性和合法性。
3.需要注意的是,转继承的继承只能对其法定继承人应继承的遗产进行分割,不能与被继承人的其他合法继承人共同分割被继承人的遗产。
更多转继承相关法律问题,可以在找法网发起咨询,我们会为您提供专业解答。让我们一起维护公平正义,为法治社会贡献力量。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法律对转继承的规定是怎样的
1. 继承开始后,继承人于遗产分割前死亡,并没有放弃继承的,该继承人应当继承的遗产转给其继承人,但是遗嘱另有安排的除外。
2. 继承开始后,受遗赠人表示接受遗赠,并于遗产分割前死亡的,其接受遗赠的权利转移给他的继承人。
转继承适用的法律规定有什么
适用转继承的法律规定具体如下:
1. 转继承一般指的是,在继承开始后,遗产继承前,受遗赠人表示接受遗赠,并于遗产分割前死亡的,其接受遗赠的权利转移给他的继承人。
2. 继承开始后,受遗赠人应当在知道受遗赠后六十日内,作出接受或者放弃受遗赠的表示;到期没有表示的,视为放弃受遗赠。
转继承的法律规定及规定有哪些?
转继承立法规定具体如下:
1. 如果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实际接受遗产前死亡,则其法定继承人代其实际接受其有权继承的遗产。
2. 继承开始后,继承人于遗产分割前死亡,且未放弃继承的,该继承人应当继承的遗产转给其继承人。但遗嘱另有安排的除外。
继承的办理顺序为:
1. 继承开始后,首先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2. 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
3. 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