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对于未成年的规定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4-10-17 17:45
找法网官方整理
问题相似?直接咨询律师 >
导读:
刑法对于未成年的规定有什么?刑法对未成年犯罪者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保障其诉讼权利。未成年司法程序注重保障其合法权益,不公开审理并调查其成长经历。
一、

刑法对于未成年的规定有哪些

  刑法对于未成年的规定主要体现在《刑事诉讼法》中,其宗旨在于保障未成年人的权益,体现对未成年犯罪者的教育和挽救。

  1.《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六条明确了对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2.对于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法律也规定了特殊的程序,如严格限制适用逮捕措施、通知法定代理人到场等,旨在保障未成年人的诉讼权利并维护其合法权益。

二、

未成年司法程序特点

  未成年司法程序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法院在审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时,会特别注重保障未成年人的诉讼权利,确保其得到法律帮助;

  2.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在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情况下,法院会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3.法院还会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成长经历、犯罪原因、监护教育等情况进行调查,以便更好地了解其背景和情况;

  4.对于未成年犯罪者,法院始终坚持不公开审理原则,并在讯问和审判时通知其法定代理人到场,以保护其隐私权和合法权益。

刑法对于未成年的规定有哪些

三、

未成年人犯罪教育为主

  1.在未成年人犯罪的处理上,我国法律始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这主要体现在对未成年犯罪者的教育和挽救上,旨在通过教育和感化,帮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错误,重新走上正轨。

  2.法律也规定了对未成年犯罪者的一些特殊保护措施,如严格限制适用逮捕措施、不公开审理等,以体现对未成年人的关爱和照顾。

  3.对于符合一定条件的未成年犯罪者,检察院还可以作出附条件不起诉的决定,给予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这些措施都体现了我国法律对未成年人犯罪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

  未成年犯罪问题复杂,如何平衡教育与惩罚?如果你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有疑问,欢迎在找法网发起咨询,我们为你提供专业的法律建议。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拓展阅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大家都在问
我也要提问 >
相关未成年保护法条例有没有,保护未成年犯罪的
你好,这个未成年人的保护条例的话,也是明确规定了未成年人属于弱势群体
成年人保护法有哪些
你好! 是民事还是刑事案件的 的
刑法对未成年人犯罪的规定是什么
未成年人犯罪的相关法律规定包括: 1.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 对依照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3. 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此外,对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特定罪行如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也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于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且情节特别恶劣,致人死亡或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也应当负刑事责任。
相关知识推荐
问题没解决?立即咨询律师
平台保障
优选律师
快速响应
#3分钟内获得解答
去咨询
没有想要的解答?推荐咨询本地专业律师
平台律师团
已服务 9.9万人
响应 2分钟内
7x24小时在线服务
针对性解决方案
咨询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