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户口迁出去了还能分到地吗
更新时间:2024-08-13 15:5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农村户口迁出去了是否还能分到地?这取决于户口是否转为非农业。非农户口将失去原承包地,农业户口可保留。土地承包合同的解除需符合法定条件,农村户口还有诸多优势。
一、
农村户口迁出去了还能分到地吗
农村户口迁出后是否能继续分得土地,主要取决于迁出的具体情况以及迁入地的户口类型。
1.若户口已经转为非农业户口,则根据《农村土地承包法》的相关规定,集体经济组织有权收回其原承包的耕地。这是因为非农业户口的居民不再享有农村集体土地的使用权。
2.如果户口迁出后仍然是农业户口,那么是否收回土地则取决于个人的意愿。在这种情况下,农民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是否保留其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进行流转。
二、
土地承包合同解除情况
土地承包合同的解除需符合一定的法定条件。
1.经发包方和承包方协商一致,且在不损害国家、集体和第三人利益的前提下,承包方可以自愿放弃承包土地。
2.双方在签订合同时约定的合同解除条件若已成熟,也可以解除合同。
3.还存在其他几种可以解除土地承包合同的情形,如承包方的家庭成员全部转为非农业户口或迁徙并落户外地、承包方丧失劳动能力且自愿放弃土地承包权等。

三、
农村户口的优势分析
农村户口具有一系列的优势和福利。
1.农民拥有具有升值潜力的土地,包括宅基地、承包地和林地等,这些土地可以用于建房、享受补贴以及参与集体收益分配。
2.农村户口的居民在征地补偿方面享有权益,当政府或开发商对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进行征收或征用时,需要给予相应的补偿。
3.农村户口的居民在购房、医疗和大病保险等方面也享有一定的优惠和保障。
你对农村户口的福利保障还有其他疑问吗?如果有任何法律方面的疑惑,都可以在找法网上找到答案。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农村户口迁出去后迁回来还有土地吗
一、农村户口迁出后原有的土地怎么办
1、农村户口迁出后,原有的土地处理如下:
(1)承包期内,全家户口迁出后,仍是农业户口;
(2)如果农户全家迁入设区的市,户口转为非农户口的,无论土地是否在承包期内,都要将其承包地收回;
(3)全家迁入设区的市,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应当将承包的耕地和草地交回发包方,承包方不交回的,发包方可以收回承包的耕地和草地。
二、农村户口迁移需要什么材料
1、当事人的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
2、原所在地村委出具同意户口迁移的证明;
3、户口接收地村委会出具同意接收户口的证明;
4、带上上述证件及资料,到迁入地的辖区派出所申请迁出户口,领取户口准迁证;
5、原户口所在地的辖区派出所开具的《户口迁移证》。
农村户口迁移了地还有吗
户口从农村迁出还能迁回去,满足以下条件即可:
1. 已达到退休年龄且原籍是农村的,因故转出的人员,可转回农业户口;
2. 读大学的大学生可将户口迁回原籍;
3. 已办理农转非的被征地农民,且在农村拥有土地。
公民迁出本户口管辖区,需本人或户主在迁出前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迁出登记,领取迁移证件并注销户口。若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城市劳动部门的录用证明、学校的录取证明或城市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证明,并向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申请办理迁出手续。若公民迁往边防地区,需经过常住地县、市、市辖区公安机关的批准。
农村户口迁出去了土地是否还有
一、农村户口迁走了土地还能保留吗
1、农村户口迁走了土地是否还能保留,需要视情况而定:
(1)承包期内,承包方全家迁入小城镇落户的,应当按照承包方的意愿,保留其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者允许其依法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2)只有是承包方全家迁入设区的市,并且必须是转为非农业户口的,承包地才是应当交回发包方,村委会的。
2、法律依据: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利用职权干涉农村土地承包或者变更、解除承包合同。包期内,发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地。国家保护进城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农户进城落户的条件。承包期内,承包农户进城落户的,引导支持其按照自愿有偿原则依法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者将承包地交回发包方,也可以鼓励其流转土地经营权。承包期内,承包方交回承包地或者发包方依法收回承包地时,承包方对其在承包地上投入而提高土地生产能力的,有权获得相应的补偿。
二、什么条件可以户口迁移
1、居民户口迁移:
(1)在职人员调动迁移;
(2)录用公务员迁移;
(3)国、省属单位内部调动人员迁移;
(4)自有产权房屋居住迁移;
(5)单位安排、分配住房居住迁移;
(6)租赁政府产权房屋居住迁移;
(7)随军家属迁移。
2、学生户口迁移:
(1)户口在学校的普通高校毕业生录用、招聘迁移;
(2)学生毕业、退学、休学回原籍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