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集体企业改制过程中,产权的界定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1.产权的明确界定有助于确保改制过程的公正性和透明度,同时也是保障各方利益的基础。
2.具体而言,产权的界定应遵循“谁投资归谁所有,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并结合以下方法进行:
(1)对于国家投资及其投资收益形成的所有者权益,其产权应归国所有。这体现了国家对集体企业改制的支持和引导,同时也保障了国家作为投资者的权益。
(2)集体经济组织、社区经济组织以及其他法人投资形成的所有者权益,其产权应分别归各自的投资主体所有。这体现了产权的明晰性和投资主体的权益保障。
(3)对于职工个人投资及其投资收益形成的所有者权益,如果能够明确投资主体,其产权应归职工个人所有;难以明确投资主体的,其产权则归企业劳动者集体所有。
(4)对于用公益金购建的集体福利设施、接受无偿资助和捐赠所形成的所有者权益以及享受优惠政策形成的所有者权益等特殊情况,其产权归属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界定。
集体企业改制的流程与步骤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需要制订详细的改制方案。改制方案应明确改制的目标、原则、方式、步骤等,为后续的改制工作提供指导。
2.需要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审议并通过改制方案,并形成决议。同时,还需要获得主办单位或主管部门的同意改制的批复。
3.进行产权界定和整体资产评估(含负债)。这一步骤是确保改制过程公正、透明的基础,有助于明确各方的权益。
4.进行资产确认。涉及国有资产的,需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确认;涉及集体资产的,需由职(代表)大会确认。
5.将货币出资存入指定专用帐户,并进行验资。这一步骤是确保改制资金到位、保障改制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6.进行工商变更登记,领取《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等。这标志着集体企业改制工作的完成,企业将以新的身份和形式继续发展。
在集体企业改制过程中,公益基金的投资权属问题也值得关注。公益基金通常用于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和集体福利设施建设,其投资权属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界定。
1.如果公益基金是以支持集体企业发展为目的而投入的,并且经过合法的程序和手续,那么其投资权属应归劳动者集体所有。这体现了公益基金对集体企业发展的支持和促进作用。
2.如果公益基金的投资权属存在争议或不明确的情况,应通过协商、调解或法律途径进行解决。在解决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公益基金的公益性质和目的,确保其投资权属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集体企业改制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如果你对改制流程有疑问,欢迎在找法网提问,我们会为你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