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拘留37天如果放人是第38天吗
更新时间:2024-06-06 12:2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刑事拘留37天到期后,一般会在第38天放人。该过程需经公安机关提请检察院审查批准逮捕,检察院需在7日内作出决定。若未批准逮捕,则应立即释放。
一、
刑事拘留37天如果放人是第38天吗
刑事拘留期限达到37天时,通常会在第38天放人。
1.公安机关在拘留犯罪嫌疑人后,若认为需要逮捕,应在拘留后的三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这一时间可延长一日至四日。
2.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则可延长至三十日。
3.人民检察院在接到公安机关的提请批准逮捕书后,需在七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不批准逮捕的决定。若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公安机关应立即释放被拘留人,并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
因此,从刑事拘留开始算起,最长拘留期限为37天,若未批准逮捕,则会在第38天放人。
二、
刑拘与逮捕法律依据
刑事拘留与逮捕的法律依据主要体现在《刑事诉讼法》中。
1.刑事拘留作为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采取的一种临时性强制措施,旨在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防止犯罪嫌疑人逃避法律追究或破坏证据。
2.而逮捕则是更为严厉的一种强制措施,通常在案件调查取得一定进展,且犯罪嫌疑人具有较大社会危险性时适用。
3.逮捕的决定权在于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在拘留后如需逮捕犯罪嫌疑人,必须向人民检察院提请审查批准。
4.在法律性质上,刑事拘留并非一种处罚,而是一种保障刑事诉讼顺利进行的临时性措施。而逮捕则带有更为明显的惩罚性,因为它直接限制了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自由。
5.在适用对象上,刑事拘留主要针对的是涉嫌犯罪的现行犯或重大嫌疑人,而逮捕则更多适用于已经查明犯罪事实、且具备逮捕必要性的犯罪嫌疑人。

三、
刑拘通知家属规定
1.根据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在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拘留措施后,应当在24小时内通知其家属。
2.在司法实践中,公安机关通常以挂号信的方式将刑事拘留通知书寄送到犯罪嫌疑人的户籍所在地址。这种方式虽然能够确保通知书的送达,但也可能因为地址变更等原因导致家属无法及时收到通知。
3.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法律规定了通知家属的义务,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家属可能参与犯罪活动、可能泄露案件机密或可能对犯罪嫌疑人产生不良影响等,公安机关可能会暂时不通知家属。
对于刑事拘留,你还有哪些疑问呢?找法网会持续为您带来法律知识的解读,如果您有法律难题,欢迎随时向我们提问。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37天拘留第38天放人违法吗
法律分析:
1. 刑事拘留最长可达37天,至第37天必须作出决定,从拘留的第二天开始计算。
2. 若在此期限内未作出释放决定,则可能转为逮捕或变更强制措施,例如采取取保候审措施。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拘留期限可延长至三十日。人民检察院在接到公安机关的提请批准逮捕书后,应在七天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若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公安机关应立即释放被拘留者,并通知人民检察院执行情况。在需要继续侦查且符合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条件的情况下,可依法采取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措施。
刑事拘留是37天放人还是38天
刑事拘留期限一般是三天,最多是三十七天。其放人流程主要为:首先,核对好当事人的身份,确认好相关证据材料及相关信息。其次,根据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或者国家安全机关的释放通知文书,办理释放手续。最后,释放被羁押人,发给释放证明书。
对于被拘留的人,公安机关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在拘留后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延长一日至四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延长至三十日。人民检察院应在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若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公安机关应立即释放被拘留人,并将执行情况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公安机关应依法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
刑拘37天放人还是第38天放人
法律分析:视情况而定。刑事拘留最长是37天,最迟放人就是第37天,拘留从第二天起算一天。在这期间不放人的,就会逮捕或者变更强制措施,如取保候审。看守所是羁押依法被逮捕、刑事拘留的犯罪嫌疑人的机关。
对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在被交付执行刑罚前,剩余刑期在三个月以下的,由看守所代为执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八十二条 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五)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六)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七)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