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取出口退税的手段有哪些
更新时间:2024-09-07 08:20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骗取出口退税的手段有什么?骗取出口退税罪手段多样,包括串通企业、虚开发票、非法调汇等。这些行为不仅破坏税收征管秩序,还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本文深入剖析这些手段及其危害。
一、
骗取出口退税的手段有哪些
骗取出口退税罪的手段多种多样,常见的有:
1.串通有出口经营权的企业,非法获取出口单证、代理出口业务;
2.串通国内不法生产、销售企业,非法获取虚开、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3.串通境内外不法商人与外贸企业非法调汇,从中获取非法利益;
4.以及采取行贿或欺骗手段,非法获取盖有海关验讫章的出口货物报关单等。
这些手段都旨在虚构货物出口事实,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给国家造成巨大损失。
二、
虚开发票与串通企业
1.在骗取出口退税的过程中,犯罪分子通常会流窜于全国各省市,通过贿赂企业工作人员和提供“优惠”的开票价格等手段,取得没有实际商品购销活动的虚假增值税专用发票。
2.这些货名通常是皮革制品、服装、电器元件等没有外贸出口限制的商品,开票单价远高于实际商品价格。
3.犯罪分子甚至直接与国内不法生产、销售企业建立联系,获取空白增值税专用发票自行填开或收购虚开、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这些行为严重破坏了税收征管秩序,给国家税收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三、
非法调汇与获利手法
非法调汇是骗取出口退税犯罪中的关键环节。
1.犯罪分子通过与境内外不法商人相勾结,以向国内投资需要人民币等为由,借用境内外企业的外汇与外贸企业进行非法调汇。
2.犯罪分子还通过非法手段将境内套取的外汇汇至境外银行,再以外商名义与国内外贸企业进行非法调汇交易。
3.这种非法调汇的价格通常比正常调汇价格高出许多,犯罪分子从中获取巨额利益。
4.国内外贸企业虽然因此造成损失,但为了弥补损失并从中获取一定“盈利”,不得不使用犯罪分子提供的虚假退税凭证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
除了文中提到的骗取出口退税手段,还有哪些常见的税务犯罪?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共同守护国家税收安全。如有任何法律疑问,找法网随时为您提供帮助。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骗取出口退税的手段,法律上如何认定
骗取出口退税的行为可以在公安机关立案的标准包括:行为人以假报出口或者其他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骗取出口退税罪是指故意违反税收法规,采取以假报出口等欺骗手段,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数额较大的行为。
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骗取税款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虚开发票,骗取出口退税的行为有哪些?
行为符合以下要件的,可以构成非法制造用于骗取出口退税发票罪:
(一)主体要件: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
(二)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
(三)客体要件:客体是国家的发票管理秩序和税收秩序;
(四)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擅自制造用于出口退税的其他发票的行为。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零九条
伪造、擅自制造或者出售伪造、擅自制造的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量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量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