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养亲属抚恤金年限有多少年
更新时间:2024-08-27 13:5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供养亲属抚恤金年限最长可达二十年,计算方法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等规定。本文详细解读了抚恤金年限、赔偿金额计算及法律规定,帮助你全面了解供养亲属抚恤金的相关内容。
一、
供养亲属抚恤金年限有多少年
1.供养亲属抚恤金年限的最高年限为二十年。
2.这一规定在我国劳动保障领域并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进行计算,但在司法实践中通常会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8条。
3.根据该条款,被扶养人生活费是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以及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的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来计算的。
4.如果被扶养人是未成年人,计算至十八周岁;如果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则计算二十年。
5.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二、
抚恤金赔偿金额计算
1.供养亲属抚恤金赔偿金额的计算方式为每月的固定金额乘以一定的比例。
2.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工伤死亡职工有多个亲属皆有资格申请供养亲属抚恤金,那么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
3.供养亲属抚恤金会由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根据职工平均工资和生活费用变化等情况适时调整,调整办法通常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三、
供养亲属金法律规定
关于供养亲属抚恤金的规定,主要依据的是《工伤保险条例》和《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范围规定》。
1.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九条规定:
(1)职工因工死亡后,其近亲属可以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2)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
2.《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范围规定》第四条则明确了在哪些情况下,领取抚恤金的人员将停止享受抚恤金待遇,如年满18周岁且未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就业或参军、工亡职工配偶再婚等情形。
综上所述,工亡供养亲属抚恤金年限的最高年限为二十年,具体计算方式和规定在《工伤保险条例》和《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范围规定》中有详细规定。
这些规定旨在保障因工死亡职工的近亲属在失去亲人后能够得到一定的经济支持,以维持其基本生活。
抚恤金计算涉及多个因素,具体数额需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你对此有何疑问?欢迎在找法网提出,我们将为你提供法律上的专业解答。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工亡供养亲属抚恤金年限是多少年?
1. 工亡供养亲属抚恤金的最高年限为20年。
2. 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
3. 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
4. 对于六十周岁以上的被扶养人,年龄每增加一岁,抚恤金的计算年限减少一年;对于七十五周岁以上的被扶养人,抚恤金的计算年限为五年。
请问供养亲属抚恤金的计算期限是多久?
供养亲属抚恤金的年限规定如下:
1. 被扶养人为未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
2. 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但需注意,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则按五年计算。
被扶养人是指受害人依法应当承担扶养义务的未成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若被扶养人还有其他扶养人,赔偿义务人只需赔偿受害人依法应当负担的部分。此外,如果被扶养人有数人,年赔偿总额累计不得超过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额。
供养亲属抚恤金的计算以多少时间为期限
抚恤金的计算方法是:
1、年龄在50周岁(含50周岁)以下的,按照按月发给的供养亲属抚恤金计算180个月;
2、年龄在50周岁以上至70周岁(含70周岁)之间的,按照按月发给的供养亲属抚恤金计算120个月;
3.年龄在70周岁以上的,按照按月发给的供养亲属抚恤金计算60个月。法律依据:《社会保险法》第十七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因病或者非因工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