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欺诈可以报警吗
更新时间:2024-06-06 08:4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遇到合同欺诈怎么办?可以报警!本文详细解析了合同欺诈的报警途径、立案标准以及报案所需材料,帮助你了解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遇到合同欺诈,不再迷茫,找法网为你提供法律支持。
一、
合同欺诈可以报警吗
遇到合同欺诈情况,可以报警。报案人可向这些地点的公安局经侦支队或经侦大队报案。
二、
合同诈骗罪的立案标准
1.合同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第77条来确定。
2.该条规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三、
合同欺诈案件报案材料
在报案时,应准备以下材料:
1.书面报案材料,单位报案应加盖公章。
2.受害人、经手人等当事人应如实陈述案发经过情况的书面材料。
3.报案单位的工商营业执照及经营许可证复印件(加盖公章)。
4.犯罪嫌疑人使用留下的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等相关证明材料。
5.涉案合同和担保方文件的原件和复印件。
6.担保、抵押、支付等使用的票据、收付单据、承诺保证书或其他证据。
7.所损失物品的特征、照片(可提供同类物品的照片),可能的请提供实物样品。
8.受害单位资金、物品进出的会计资料、凭证原件和复印件。
在报案时,应携带以上材料,并确保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这些材料将有助于司法机关对案件的调查和立案处理。
了解合同欺诈的报案流程后,你是否觉得更有底气了?但法律知识不止于此,还有更多内容等待你去探索。关注找法网,让法律小助手伴你左右,守护你的每一份权益。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合同诈骗能报警处理吗
遭遇合同诈骗想报警的,可以采用口头方式或者书面方式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
诈骗立案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 有犯罪事实发生;
2. 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3. 有管辖权,属于管辖范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此外,根据第二百一十条的规定,使用欺骗手段骗取增值税专用发票或者可以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的其他发票的,依照诈骗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合同诈骗是否可以报警
合同诈骗可以直接报警,能否立案,由公安机关根据合同诈骗罪这一罪名的构成要件决定。合同诈骗的概念及法律法规合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行为。或者是合同一方当事人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或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从而与之签订或履行合同的行为。根据规定,合同诈骗罪是发生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犯罪,合同也是涉及经济贸易活动的合同,比如普通的借贷合同则不属于合同诈骗罪范畴的合同。普通诈骗罪的管辖属于刑侦部门,不属于经济犯罪侦查部门,办案人需要根据犯罪数额到派出所、分局刑警大队报案。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二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合同欺诈可以报警110吗?
可以报警。合同诈骗属于经济类犯罪,由犯罪地的公安机关管辖,因此当当事人意识到自己被诈骗后,可立即前往当地公安机关的经济侦查大队进行报案,或直接电话拨打110。
法律依据:第二百二十四条 合同诈骗罪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