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销和反倾销是什么
更新时间:2024-07-19 00:41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倾销是以低价销售产品以击败竞争对手的行为,可能给进口国带来损害。反倾销是进口国为维护自身利益采取的防御措施。本文详细介绍了倾销与反倾销的定义、反倾销调查流程及反倾销措施和复审制度。
一、
倾销和反倾销是什么
1.倾销,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经营者以低于国内市场正常或平均价格甚至低于成本价格向另一国市场销售其产品的行为。
这种行为旨在击败竞争对手,夺取市场份额,并可能给进口国相同或类似产品的生产商及产业带来实质性损害。
2.反倾销,则是一国针对他国对本国的倾销行为所采取的防御措施,目的是维护本国产业的利益和市场秩序。
二、
反倾销的调查流程
反倾销调查的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申请的提出:反倾销调查始于国内产业的代表生产商提出的书面申请。申请书应包含倾销行为的存在、对国内产业的损害以及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等要素。
2.进口国当局立案审查和公告:进口国当局会审查申请书的准确性和充分性,并决定是否立案。一旦立案,将公告调查的开始、涉及的产品、申请书的声称内容等信息。
3.反倾销调查过程:一旦调查开始,当局会向相关出口商和出口成员方提供申请全文,并在调查过程中采取必要的措施,如临时措施。
4.裁决:调查结束后,当局会根据倾销是否存在、是否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等作出最终裁决,并公告结果。如果决定征收反倾销税,会公布相应的税额或税率。

三、
反倾销措施及复审
1.反倾销措施主要包括征收反倾销税和其他临时措施,如提供担保等。
(1)这些措施旨在消除倾销行为对国内产业的影响,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2)反倾销措施还包括行政复审制度,以确保反倾销税的征收仍然有必要。
2.行政复审一般在反倾销税征收一段时间后启动,由进口国当局对继续征收反倾销税的必要性进行审查。
(1)任何有利害关系的当事人都可以提出审查要求,并提交必要的资料。
(2)行政复审的结果将决定反倾销税是否继续征收。
是否还有其他关于反倾销的疑问?在找法网上,您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倾销与反倾销的法律知识。关注我们,一起探索法律世界!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什么是倾销和反倾销
反倾销指我国对倾销的外国商品实施的进行反制的相关措施,包括增加附加税等。我国《反倾销条例》规定,终裁决定确定倾销成立,并由此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的,可以征收反倾销税。
征收反倾销税应当符合公共利益。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第三十七条
终裁决定确定倾销成立,并由此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的,可以征收反倾销税。征收反倾销税应当符合公共利益。
第三十八条
征收反倾销税,由商务部提出建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根据商务部的建议作出决定,由商务部予以公告。海关自公告规定实施之日起执行。
什么是倾销与反倾销
反倾销指我国对倾销的外国商品实施的进行反制的相关措施,包括增加附加税等。我国《反倾销条例》规定,终裁决定确定倾销成立,并由此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的,可以征收反倾销税。
征收反倾销税应当符合公共利益。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倾销条例》第三十七条
终裁决定确定倾销成立,并由此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的,可以征收反倾销税。征收反倾销税应当符合公共利益。
第三十八条
征收反倾销税,由商务部提出建议,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根据商务部的建议作出决定,由商务部予以公告。海关自公告规定实施之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