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章可以行政授权吗
更新时间:2024-08-05 04:03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规章能否进行行政授权?行政许可的设定有哪些法定条件?本文将解读《行政许可法》的相关规定,明确规章在行政授权方面的限制与要求,并探讨行政许可的设定条件和实施要求。
一、
规章可以行政授权吗
1.根据《行政许可法》的相关规定,部委规章不能设定行政许可权。
2.规章不能独立进行行政授权,而只能在上位法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范围内,对实施该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
二、
行政许可的法定条件
《行政许可法》第四条规定,设定和实施行政许可,应当依照法定的权限、范围、条件和程序。这意味着,行政许可的设定和实施都必须严格遵循法律规定的条件,不得超出法定的权限和范围。
行政许可的设定条件包括:
1.事项法定:行政许可只能设定在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中,规章只能对上位法设定的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不能设定新的行政许可。
2.必要性:行政许可的设定和实施必须出于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的需要,且其他管理方式无法替代。
3.公开透明:行政许可的设定和实施必须公开透明,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三、
规章制定的限制与要求
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规章在制定过程中也受到一定的限制和要求。
1.规章不能设定新的行政许可,只能在上位法设定的行政许可事项范围内,对实施该行政许可作出具体规定。
2.规章对实施上位法设定的行政许可作出的具体规定,不得增设行政许可,对行政许可条件作出的具体规定,不得增设违反上位法的其他条件。
3.这些限制和要求旨在确保规章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避免规章的制定和实施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
4.也要求规章在制定过程中充分听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意见,保障其参与权和监督权。
你还有其他关于行政许可的问题吗?找法网法律小助手在这里为你解答,我们期待你的提问。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行政授权的定义
行政授权是权力下放的一种。操作时需明确授权事项、范围、期限等,并加强监督与考核,确保下级机关依法行使权力,保障行政事务的顺利进行。
什么是行政授权
进行行政授权的主要依据是法律与法规,例如《行政许可法》。法律规定,行政授权是上级行政机关或行政首长授予下级行政机关或公务人员管理有关事务的职权,被授权者在所授职权范围内,有处理有关事务的自主权,同时也承担相应的责任,被授权者须对授权者负责。法律依据:《行政许可法》第二十三条
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在法定授权范围内,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许可。被授权的组织适用本法有关行政机关的规定。
第二十五条
经国务院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精简、统
一、效能的原则,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许可权。
行政授权是什么
行政授权的依据是法律与法规。法律规定,行政授权是上级行政机关或行政首长授予下级行政机关或公务人员管理有关事务的职权,被授权者在所授职权范围内,有处理有关事务的自主权,同时也承担相应的责任,被授权者须对授权者负责。<br/>
法律依据:<br/>
《行政许可法》第二十三条<br/>
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在法定授权范围内,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许可。被授权的组织适用本法有关行政机关的规定。<br/>
第二十五条<br/>
经国务院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精简、统
一、效能的原则,可以决定一个行政机关行使有关行政机关的行政许可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