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夺政治权利有什么用
更新时间:2024-05-23 05:05
找法网官方整理
导读:
剥夺政治权利是刑罚措施,能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适用于罪行严重、主观恶性深的犯罪分子,剥夺其参与国家管理和政治活动的权利。
一、
剥夺政治权利有什么用
1.剥夺政治权利作为一种刑罚措施,其目的在于通过剥夺犯罪分子的某些政治权利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共安全。
2.当犯罪分子犯下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罪行,如故意伤害、盗窃等,且其主观恶性较深、犯罪情节恶劣、罪行严重时,可以依法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3.这样做可以在政治上剥夺其参加国家管理和政治活动的权利,从而对渎职行为及其实施者进行严厉的否定性政治评价。
4.剥夺政治权利还能起到预防犯罪的作用,限制犯罪分子再次利用职务身份地位进行犯罪,并对其他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产生警戒和抑制作用。
二、
适用条件及效果
1.剥夺政治权利的适用条件主要包括犯罪分子的罪行严重程度、主观恶性以及犯罪情节等因素。
2.在司法实践中,对渎职犯罪是否适用剥夺政治权利需根据具体情况判断。
3.我国刑法对渎职犯罪没有直接规定可适用剥夺政治权利,同时渎职犯罪的最高刑是十五年有期徒刑,这排除了剥夺政治权利在该类犯罪中间接适用的可能。
4.有观点认为渎职罪都应附加适用剥夺政治权利,因为渎职犯罪是国家公职人员滥用职权、亵渎职权的行为,具有更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5.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可以在政治上剥夺其参加国家管理和政治活动的权利,体现国家“从严治吏”的决心和信心。

三、
独立适用场景分析
1.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是指作为一种不剥夺罪犯人身自由的轻刑,适用于罪行较轻、不需要判处主刑的罪犯。
2.在刑法分则中,共有17个条文规定了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的情形,主要包括危害国家安全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等中的部分罪名。
3.这些罪名通常涉及对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公民权利等方面的侵害,因此通过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可以起到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秩序和公民权利的作用。
4.需要注意的是,刑法分则条文中没有规定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不得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
对剥夺政治权利的应用,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吗?或者你在实践中遇到过哪些相关案例?欢迎在找法网上分享和讨论,一起探讨法律的实际应用。
温馨提示:法律问题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如有疑问,建议一对一咨询专业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
【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被剥夺的政治权利有什么
剥夺政治权利是剥夺下列权利: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3、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
4、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政治权利,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主要指选举权、被选举权,参加管理国家,担任公职和享受荣誉称号等权利。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五十四条【剥夺政治权利的含义】剥夺政治权利是剥夺下列权利:
(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二)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三)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利;
(四)担任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领导职务的权利。
剥夺政治权利适用什么人呢
剥夺政治权利适用的人有:对于实施故意杀人、强奸、放火、爆炸、投毒、抢劫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行为的犯罪分子,是可以附加适用;对于实施危害国家安全犯罪行为的犯罪分子,是应当附加适用;根据法律规定,剥夺政治权利针对某些犯罪还可以独立适用。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五十六条
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对于故意杀人、强奸、放火、爆炸、投毒、抢劫等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可以附加剥夺政治权利。
独立适用剥夺政治权利的,依照本法分则的规定。
剥夺政治权利如何适用
刑罚中的剥夺政治权利要单独适用或者附加适用。如果罪行较轻,不需要判处主刑罚的,可以单独适用剥夺政治权利;而对于例如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则需要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五十五条
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除本法第五十七条规定外,为一年以上五年以下。判处管制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与管制的期限相等,同时执行。
第五十七条
对于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应当剥夺政治权利终身。
在死刑缓期执行减为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的时候,应当把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期限改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
第五十八条
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刑期,从徒刑、拘役执行完毕之日或者从假释之日起计算;剥夺政治权利的效力当然施用于主刑执行期间。
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监督管理的规定,服从监督;不得行使本法第五十四条规定的各项权利。